观察|新建V网整合星越、星瑞,志在高端的吉利会动谁的奶酪?

文:懂车帝原创 杨亚楠
[懂车帝原创 行业]对中国汽车品牌来说 , 最危险的时刻似乎还没有到来 。 公开数据显示 , 2020年前11个月 , 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为37.7% , 同比减少了2.3个百分点 , 自2019年失守40%后 , 依然未能“恢复元气” 。
观察|新建V网整合星越、星瑞,志在高端的吉利会动谁的奶酪?文章插图
而就在3年前 , 中国汽车品牌曾达到过48.8%的市场份额高点 。 彼时的中国汽车人可谓志得意满 , 频频喊出“超越合资品牌”的口号 。 不少人都相信 , 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已是势不可挡 。 到了2019年汽车市场急转直下 , 这份难得的热情也被现实浇灭 。
“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 ”谈起过往3年间市场的变化 , 一位曾在某中国汽车品牌工作的职业经理人如此表示 , “似乎成功得来得太顺利了 , 觉得合资品牌都是‘纸老虎’ , 却忽视了他们背后更全面的体系能力 , 是有着更强的韧性和后劲儿的 , 尤其是在市场遇冷走下坡路的时候 。 ”
潮水退去 , 部分中国汽车品牌成了“裸泳的人” 。 于是 , 仅在2020年 , 猎豹、力帆、众泰、夏利……一系列中国品牌被市场淘汰和遗忘 , 甚至坐拥华晨宝马这头“利润奶牛”的华晨 , 也难逃破产重整的命运 。
观察|新建V网整合星越、星瑞,志在高端的吉利会动谁的奶酪?文章插图
华晨集团进入“破产重整”
在这个背景下 , 再提“超越合资” , 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 然而 , 吉利品牌却执拗地强调 , 自己一定要同合资品牌一较高下 。 在其新车型吉利星瑞身上 , 吉利品牌甚至发出了“我要打十个”的宣言 。 “不比不试不卖”(意即“没有和竞品车型比较过 , 没有试驾过 , 就不卖车”)的“狂悖”口号背后 , 吉利品牌似乎显得充满信心 。
“2020年对吉利品牌而言 , 是很不一样的一年 。 吉利品牌的对手 , 已经不再是那些挣扎着活下去的中国品牌 , 而是历史积淀更长、实力更强的合资品牌 。 ”吉利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宋军强调 , 在未来的5到10年内 , 吉利敢于挑战任何外资品牌 。
CMA架构能包打天下吗?常言道 , “英雄莫问出处” 。 但在近年来的汽车行业 , 没有好的血统和出身 , 就很难与“高级感”发生联系 。 从大众汽车集团的MQB(Modular Querbaukasten) , 到丰田汽车的TNGA(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 , 再到吉利与沃尔沃联合开发的CMA(Compact Modular Architecture)……在一轮又一轮市场教育过程中 , 多数消费者也都开始将平台、架构与产品本身的素质、先进性划上了等号 。
在这一背景下 , 吉利品牌显然处于有利的形势 。 CMA架构在沃尔沃、领克两大品牌上率先落地 , 都取得了不俗的市场业绩 , 也积累了较好的用户口碑 。 那么 , 将CMA架构导入吉利品牌 , 成功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
不过 , 吉利品牌第一辆使用CMA架构的星越 , 却并未像外界期待的那样迅速取得成功 。 在经历了上市初期的“大红大紫”后 , 星越此后逐步在市场端趋于平淡 。 刚刚过去的11月 , 星越也只销售了1197辆 , 前11月累计销量也仅为16234辆 , 相对于吉利汽车今年超过116万辆的总成绩 , 贡献度着实有限 。
观察|新建V网整合星越、星瑞,志在高端的吉利会动谁的奶酪?文章插图
吉利品牌首款基于CMA架构打造的产品——星越
因此 , 当同样基于CMA架构的星瑞被推向市场时 , 外界有理由多了几分担忧 。 毕竟 , 定位于A+级轿车的星瑞 , 面对的是中国汽车行业竞争最充分、也最残酷的细分市场 。 11.37至14.97万元的售价 , 也完全是与一众合资品牌对手“贴身肉搏” 。
11月1日 , 吉利星瑞正式上市 , 在随后一个月的完整销售周期内 , 星瑞交出了7017辆的成绩单 。 尽管距离那些“被打”的竞品仍有明显的差距 , 但吉利品牌内部却相信星瑞是开了一个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