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爱华:早期教育实践中的六对关系( 二 )
刻意创设的环境对婴幼儿发展产生的影响也有两种可能:一是提供自发练习的机会 , 即有目的地创设能全面促进婴幼儿发展的丰富的环境 , 让婴幼儿自发地作用于环境 , 获得自然发展;二是提供人为训练的机会 , 促进婴幼儿的发展 。 但是在人为训练的机会中还存在着不确定性 , 即是适度刺激还是过度刺激 。
因此 , 我们必须思考以下问题:训练是不是一定能给婴幼儿带来发展的机会?我们的回答是:当训练提供的是适度刺激时 , 它能给婴幼儿带来发展的机会;当训练提供的是无效刺激时 , 它不能给婴幼儿带来发展的机会;当训练提供的是过度刺激时 , 它反而会阻碍婴幼儿的发展 。
那么训练在什么情况下能给婴幼儿带来发展的机会呢?首先是把握好顺应成熟规律的训练时机 , 因为每个婴幼儿翻身、爬行、站立、说话等都有自己的成熟时间表 , 提前训练不仅徒劳 , 甚至有害 , 最佳训练时机应在成熟的早期;其次要遵循以可接受性为原则的支持性策略 , 应以婴幼儿愉悦、舒适的状态作为判断训练是否适宜的标准 。
文章插图
▌三、开发训练越早越好吗——早期干预和早期开发的关系
在早期教育实践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论点:0~3岁是人生的起点 , 生存竞争从出生就开始了 ,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开发和干预应当越早越好 。 因此许多早期超前教育的培训出现了 。
实际上 , “干预”一词常常被运用于特殊教育领域 , “开发”一词则更多地运用于早期教育领域 。 根据这个使用范畴 , 我们试图来阐明其运用于实践的立场 。
“早期干预”和“早期开发”都是人为施行的 , 前者用于特殊教育领域时往往以发展的低限为目标 , 推进低于常模的特殊儿童的发展 。 后者用于早期教育领域时往往以发展的高限为目标 , 加快处于平均水平的正常儿童或高于常模的超常儿童的发展 。 有人担心 , 教育关注到0岁 , 实施开发性的超前教育 , 即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同一性向下延伸 , 会使孩子从出生起就受到摧残 , 由此他们对早期开发提出质疑 。
我们认为 , 这里需要认清一个问题:“干预目标”或“开发目标”与发展的可能性之间是一致的还是矛盾的 。 早期干预也好 , 早期开发也好 , 我们首先要鉴别婴幼儿的发展潜能 , 即发展可能性 , 是正常发展、优势发展还是迟滞发展 。 这就要求教养人员关注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 根据生理发育指标、心理发展指标观察并早期发现 。
对低于发展指标的儿童 , 干预越早越好 , 因为发展的障碍已经存在 , 干预可排除或减少障碍 , 使婴幼儿的发展达到社会和幸福人生的要求;对正常儿童进行开发性训练有一定的风险(这里涉及科学性问题) , 因为这部分儿童占绝大多数 , 其发展应当是有保障的;对超常儿童进行开发性训练具有一定的基础 , 因为“超常”证明了潜在的优势 , 如果顺其自然 , 其优势很有可能被埋没 。
因此 , 提“早期开发”必须非常谨慎 , 决不能以标准化的目标去开发训练所有婴幼儿 。 在进行普及性科学育儿实践时 , 我们倡导的是个别化、差异性、顺应个体发展可能性的引导方式 。
文章插图
▌四、“先顺后抑”的习惯教养方式对吗——心理的无意性与发展的能动性的关系
在早教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存在这样一种困惑:0~3岁的婴幼儿往往不以成人的意志行事 , 总是自说自话自行其是 , 他们很难理解成人的要求和苦心 , 因此成人只能由着他 , 采取先放后收的教养行为 , 即儿童越小对其越放纵 , 随着儿童年龄增长逐渐“做规矩” 。
其实 , 婴幼儿自说自话、自行其是是心理的无意性的表现 , 是一种自发性行为而不是自主性行为 , 也就是说他们不是有意不听话 , 而是不由自主 , 这是年幼儿童的年龄特点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他们会逐步趋向心理的有意性 , 这是发展的规律 。 但是这种自发性行为又是内在生长机制作用的结果 , 表明了婴幼儿发展的能动性 。 比如婴儿拿了任何东西都会往嘴里放 , 学步儿不停地来回跑动等 , 这些行为是成人制止不了的 , 因为这是他们发展的需要 。 这一发展规律对早教实践有两点启示:
- 英山县直机关幼儿园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 湖南7家幼儿园成园长、幼师“实践教学基地”
-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考力?父母懂得陪伴尊重,孩子才能学会思考实践
- 3岁前,孩子的早期教育,家长该怎么做?每个年龄段学习内容不同
- 五龙涧幼儿园举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 王振宇:早期教育要敢于破除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