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图3 五间的定义因间是敌国的乡人,这种间谍不像外国间谍那么容易引人注意,所以隐蔽性比外来间谍要好。内间是收买敌国的官吏,这些人在敌国的领导体系内,能获得更深入的情报。反间是敌人派来的间谍,这种间谍得到了敌人的信任,了解敌人的弱点。死间是我方间谍将假消息传给敌方,让敌人上当,敌人一旦发现会把他处死。生间是能活着回来报信的。内间川岛芳子日本间谍川岛芳子,是末代皇室满清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的第14位公主,从小被送给日本人做养女。因为她的国籍是中国,并且是满清的格格,末代皇帝宣统的侄女。她利用自己的身份给日本人做间谍,所以是内间。1912年清朝灭亡,善耆欲借日本之力复国,将女儿显玗送给川岛浪速做养女。显玗从此更名川岛芳子,被送往日本接受军国主义教育,成年后返回中国,长期为日本做间谍(如图4所示)。
文章插图
图4 川岛芳子川岛芳子的间谍生涯里,为日本立下了两件大功:一是炸死张作霖。当时,奉系军阀张作霖是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最大障碍,于是关东军决定实施暗杀,为此就必须要搞清楚张作霖出行的规律。川岛芳子以色相套牢了张学良的侍从副官郑某,从他嘴里刺探出张作霖乘返回辽宁的具体路线和日程安排。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左右,“东北王”张作霖在皇姑屯粉身碎骨,史称“皇姑屯事件”。二是谋划“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18日晚,川岛芳子安排了几个日本僧人到上海三友实业社门前挑衅,然后又唆使数十名中国职工袭击了日本僧侣,导致其中一人受重伤而死。这就是“一·二八”事变的导火索——“日本僧人事件”。事件发生后,田中隆吉又委派宪兵大尉煽动日本侨民的情绪,导致千余名日侨在上海集会和游行示威,并袭击华人商店,纵火焚烧了三友实业社,要求日本海军陆战队出面干涉,引发了民间混战。与此同时,川岛芳子潜伏在孙中山之子孙科的身边做私人秘书,并从他嘴里套出了“蒋介石下野”的消息。她又以采访人员身份从蔡廷锴那里摸清了十九路军坚决抗战的意向,用情报密告东京,日本政府根据情报,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决定侵犯上海。就这样,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爆发了。一触即发的状态最终导致了中日战争。在皇姑屯事件中,成功炸死张作霖;在上海兴风作浪,煽动起“一二八”事变;成功将婉容偷运到大连,协助伪满洲国建国。“九一八事变”等秘密军事和政治活动背后都有川岛芳子的影子。川岛芳子被日本军称赞为“可抵一个精锐的装甲师团”。1948年3月25日,国民党政府对川岛芳子执行枪决。商业上也有间谍,2009年的“力拓间谍门”事件,胡士泰、王勇、葛民强、刘才魁四名力拓员工作为力拓的生间,窃取中国钢企情报,使中国钢企损失数十亿元人民币。在管理学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尔伯特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他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惟一的一名管理学家。而决策的基础就是情报。决策的制定包括四个主要阶段:1)收集情报;2)列出可行方案;3)择优选择方案;4)对选择的方案和实施进行评价(如图5所示)。图5 决策制定的四个阶段第三章讲如何得间。【原文】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译文】所以军队人事中,没有比间谍再亲信的,奖赏没有比间谍更优厚的,事情没有比用间更机密的。不是才智过人的将帅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慈慷慨的将帅也不能使用间谍;不是用心精细、手段巧妙的将帅不能取得间谍的真实情报。微妙啊!微妙啊!真是无处不可使用问谍呀!用间的计谋尚未施行,就被泄露出去,间谍和知道机密的人都要处死。【详解】如何才能得到间谍,让间谍为我所用呢?答案是亲密与间,与间谍亲密,给予金钱重赏,情感上亲近拉拢,思想上诱导,全方位的拉拢。但是即使得到了间谍,也不一定能把间谍用好,就好像你有一把好枪,但是你不会用。孙子说圣智和仁义才能用间,精细和巧妙的手段才能得到真实情报,这里边的智和仁就是《始计》篇“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中的两个要素(如图6所示)。图6 如何得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一桌好菜需要两个要素:好的材料和好的手艺。间谍就是材料,而具备智和仁等条件的将领就是有了一门使用间谍的好手艺。间谍的工作都是秘密的工作,一旦有人泄密,为了防止扩大影响,需要处死间谍和告密者以防后患,所以很多间谍身份暴露之后,面临的都是死亡。第四章讲如何用间和反间的重要性。【原文】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译文】凡是要攻击的敌方军队,要攻的敌人城邑,要斩杀的敌方人员,必须预先了解那些守城将帅、左右亲信、掌管传达、通报的官员、负责守门的官吏以及门客幕僚的姓名,命令我方间谍一定要侦察清楚。必须搜索出敌方派来侦察我方的间谍,以便依据情况进行重金收买、优礼款待,要经过诱导交给任务,然后放他回去,这样,反间就可以为我所用了。从反间那里得知敌人情况之后,所以乡间、内间就可得以使用了。因从反间那里得知敌人情况,所以散布给死间的虚假情况就可以传给敌人。因从反间那里得知敌人情况,所以生间就可遵照预定的期限,回来报告敌情。五种间谍使用之事,国君都必须懂得,其中的关键在于会用反间。所以,对反间不可不给予优厚的待遇。【详解】当要进攻敌人军队和城池时,需要了解敌人的情况,包括守将、亲信等各种人的情况,了解他们的情况才能找到敌人的弱点。比如在《九变》篇中,将有必死、必生、忿速、廉洁和爱民这五危,这五危会导致失败。那么如果我方要进攻敌军的将领有这五危的一种,我们就可以利用,想法使敌人暴露这个弱点,然后进行打击。而在《地形》中还有走、弛、陷、崩、乱和北这六败,如果敌人有这方面弱点也可以利用。对于敌人守将周围的人,他们更了解守将的行踪和弱点等,可以通过我方间谍获取这方面情报,然后加以利用。比如“皇姑屯事件”中,日本人想要暗杀张作霖,就需要知道张作霖的行踪。川岛芳子从张学良的侍从副官郑某那获得了张作霖的准确行踪,一次性炸死了张作霖。而如果这个行踪不准确没有炸死张作霖,那么张作霖肯定会更加阻碍日本人占领东北(如图7所示)。图7 如何用间在五种间谍中,因为反间原是敌人的间谍,最了解敌人的情况,使得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是间谍中最重要的。军事学的核心原则是集中力量打击敌人弱点,集中力量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不知道敌人的弱点在哪,而敌间则是知道敌人弱点的人,所以使敌间为我所用是军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于敌间,要想方设法找到,比如做一个陷阱把假情报传出去让反间上当。找到反间之后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优厚待遇,还要对其进行思想诱导,让其为我所用。反间是情报的核心,有了反间的配合,其他间谍的工作则事半功倍。最近震惊世界的间谍事件,其主角是美国人斯诺登,也可以看成是俄罗斯的反间。爱德华·斯诺登曾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技术分析员,后供职于国防项目承包商博思艾伦咨询公司,也就是美国的间谍。据斯诺登爆料,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之名,对公众的电话、电邮、短信等信息进行监控,监控范围波及世界各地,甚至德国总理默克尔约闺蜜看音乐会都会呈报到奥巴马的办公桌上;美政府让公众隐私无所遁形。斯诺登和他供职的美国国家安全局正是这一切的操纵者,他自爆参与“棱镜”、“星风”、“五只眼”等一系列计划,他把美国政府的丑陋、对民众隐私权的践踏展现给全世界。他敢于背叛最强势的美国情报机构,被全球追杀,逃亡俄罗斯,俄罗斯给予了其保护。因为美俄的竞争关系,斯诺登原是美国间谍,曝光美国情报,就成了俄罗斯的反间。哈罗德·金·菲尔比是苏联特工,是世界间谍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间谍之一。菲尔比是苏联的反间。菲尔比是英国人,早期就信仰共产主义,1934年在维也纳进入苏联情报机关成为情报员。1940年,他打入了英国秘密情报局,在该局步步高升,最终成为英国情报机关的一名高级要员。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为苏联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成绩卓著。1963年,他由于身份暴露出逃苏联。为表彰他的事迹,苏联政府给他很高荣誉,授予他“红旗勋章”。英国则举国骂他是“英奸”。第五章讲上智为间成大功。【原文】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译文】从前商朝的兴起,是由于重用了在夏为臣的伊尹;周朝的兴起,是由于重用了在殷为官的姜子牙。所以,明智的国君、贤能的将帅,能用极有智谋的人做间谍,一定能成就大的功业。这是用兵作战的重要一着,整个军队都要依靠间谍提供情报而采取行动。【详解】上智为间必成大功,那是因为作为反间,他们知道敌人的弱点。军事学的核心原则是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弱点,上智知道敌人的弱点,从而可以集中兵力打击敌人这个弱点(如图8所示)。图8 上智为间成大功集中兵力对于将领来说只是一个常规的操作,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才能找到敌人的弱点,上智为间就可以找到敌人的弱点。那么为什么要求是上智,即要求非常有智谋呢,那是因为越聪明的反间越了解敌人的弱点。即使对于自己的军队,很多将领可能知晓它的强点,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军队的弱点。而上智因为极有智慧,不仅可以发现本国军队的强点,还能知道敌人的弱点,那样就可以以强击弱,以碫投卵而获胜了。《孙子兵法》全篇有79个“知”,82个“胜”,孙子强调因知而胜。我们来梳理一下《孙子兵法》知和胜的关系。战争是为了利益,那么利益就是衡量战争是否采取行动的准则,即合于利而动,通过自己多知和使敌人少知来创造情报优势,从而因知而胜。计篇和作战篇论述战争的影响重大,所以要慎战,要以利益的得失为衡量标准,做到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利益是战争的目标。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火攻篇:“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计篇和火攻篇均论述了战争影响重大,关系到人民的生死和国家的存亡,所以一定要慎重。在九地篇和火攻篇强调战争的行动要“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即战争行动的衡量准则是利益。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在作战篇中说:“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这一段强调战争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对国家的经济影响重大,战争持续时间越久,经济付出越大,所以孙子说:“故兵贵胜,不贵久。”,产生了速战速决的思想,这样可以减少战争引起的经济损失。战争是为了获得利益,经济利益是利益中的一个主要部分;而战争本身又要付出成本,所以战争可以说是为了追求盈余的最大化,盈余=利益-成本,速战速决可以有效减少日费千金的成本付出,从而增加总盈余。《孙子兵法》中多处强调先知获胜,比如《谋攻》篇的:“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地形》篇的:“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用间》篇的:“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既然利益是战争行动的衡量准则,并且要做到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那么如何才能判断什么是合于利,又如何创造合于利的条件呢?答案是:情报优势。做到情报优势就可以产生决策优势,从而形成胜利的成果。孙子说:“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不仅自己要做到知己知彼知环境,还要做到用各种方法迷惑敌人,使敌人不知己不知彼,从而产生更大的情报优势,进而产生更大的成果(如图9所示)。
- 先轸:他是中国兵法祖师爷,《孙子兵法》都要喊他一声老师
- 罗素几项简单原则,避免可笑的错误
- 央视导演张雨哲荣获第十三届金尚奖全国影视艺术杰出导演奖!
- 古人用这八条原则识人,一看一个准!
- 画面杂乱无序?赶紧掌握构图原则与构图骨架
- “书香怀柔”第十三届全民阅读活动颁奖典礼举办
- 机智又有原则的清官,却是一个小角色,最终去向谁也不关心
- 小姜丝第一季第十三话:不听话就把你卖掉
- 绿维文旅:LOFT的起源和改造原则
- 第十届中国画节·第十三届文展会·第五届民博会在潍坊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