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美国全球史书写中的中国——以其中有关明清史的叙述为例

文章转载自学忍堂史学公众号
编者按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全球史学界的几部代表性著作,注重探讨跨国界的交流与互动,而忽视了国别史范畴内的重要内容;虽然极力摆脱“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但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以西方为近代”的立场和价值判断。作者通过这些著作对明清史的书写,具体指出了它们的缺点所在,认为这些著作难以让世界各国的读者满意,因而也难以达到建立人类认同的目的。此外,作者对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史书写如何进步,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摘要
考察美国学界书写的五部具有代表性的全球史著作中有关明清史的内容,会发现这些著作对中国历史的呈现仍留有较重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影子,表现为篇幅较小、观念陈旧、以欧洲历史发展为参照的框架、重交流而轻人物等方面。而以构建人类认同为目标的全球史书写,应该是多元的和动态的,中国学界应参与全球史的书写,为更为合理的全球史书写提供中国视角。
关键词
美国;全球史;历史书写;明清史
 全球|美国全球史书写中的中国——以其中有关明清史的叙述为例
文章插图
作者简介
董少新,辽宁宽甸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第52-61页。
在全球通史书写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即如何在整体框架下呈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这一问题起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内容所占的比重,二是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内容的选择侧重,三是对所选内容如何阐述以及如何评价。简单说,就是在全球通史书写过程中,对于各个国家的历史内容选择什么、选择多少以及如何评价。这些方面取决于全球通史的书写目的和作者所设定的贯穿全书的主线,此外,作者的史学观念和知识水平也是重要的因素。
全球通史的书写目的包含多个方面,诸如回应当下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反思以往历史学研究自身的碎片化、刻板化的问题;在西方传统历史学脉络中反省欧洲中心论历史观,满足知识界对人类整体发展脉络的兴趣等;而最重要的目的,或许是构建人类认同。目前学界较为公认的全球通史书写主线,是跨国界、跨区域的交流与互动,并将跨国界、跨区域的交流与互动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这里我们要提出两个问题:一是这样的书写主线能否较好地实现全球通史的预设目的;二是在这样的书写目的和主线要求之下,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内容作出的选择和评价,是否能够让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满意。本文将以美国全球通史书写中的明清历史为例,考察在几部重要的全球通史著作中,中国明清时段的历史是如何被呈现、如何被评价的,进而尝试从一个侧面初步探讨上述两个问题。
一、全球通史书写的“主观性”与“多元性”
全球史作为一种人类历史书写范式,始于美国,至今仍以美国为最兴盛,欧洲的英、法、德和亚洲的日本、中国虽有一些跟进,但无法撼动美国在全球史书写上的主导地位。
任何历史书写,都是历史学家按照其主观判断对历史内容的选择。全球史也不例外。因为要梳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所以全球史尤其关注人类历史上的不同文明、区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此类内容成为全球史书写的重心。在交流相对较少的古代,横向对比便成为全球史书写中的常见处理方法,截取一个时期,横向观察不同区域的发展程度。换个角度说,以往在国别史框架中被凸显的某些内容,可能在全球史书写框架中根本就没有被提及,而在国别史中处于边缘的内容,可能在全球史书写中被凸显。如果把历史学家对历史内容的选择比作筛子,则全球史这张筛子的孔甚至要比国别史那张筛子大,被过滤掉的内容也更多。
历史书写既然是一种对历史内容的选择,便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的主观性。在书写历史的过程中,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突出什么,忽略什么,是历史学家主观性的重要表现。历史书写的主观性有时是书写者的有意为之,更多时候则是书写者所受的教育、知识水准、所处的政治社会文化环境、所处的学术脉络等因素的影响。同是中国历史,中国学者写的会与美国学者写的差别很大;同是美国史,日本学者和欧洲学者写的也会有很大不同。作为历史书写范式之一的全球通史书写也存在一样的问题。美国学者书写的全球史,会与日本学者书写的全球史存在差异。不同国家的学者所书写的全球史,都一定程度上带有本国学术脉络的痕迹和烙印。无论谁写,书写者所在、所属的国家、地区、宗教、文化都会被相对较多地强调。所以,在目前所见的美国全球通史类著作中,欧洲或西方的内容占一半以上的比重,是自然的结果,尽管几乎每一部都宣称要突破或抛弃“欧洲中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