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白居易在冬至夜想起初恋,写下一首诗,短短20字道尽相思之苦

陌上寒烟起,指间流年过,光阴斑驳的碎影里,冬至悄然来临。
白昼最短,黑夜最长,阵阵寒风吹暗了窗前的灯火,片片雪花点染着无尽的思绪。
落雪纷纷,月影彷徨,半枕寒凉,一夜相思长。
季节燃烧着光阴,指尖流年里,微漾的尽是经年的回忆。
夜未央,是谁在寂寂无声中,轻触着记忆的石碑?
雪纷飞,是谁的思念,凉透了这一季的时光。
千年前的一个冬夜,白居易想起了阔别多年的初恋,写下一首诗,短短20字道尽相思之苦。
《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想起|白居易在冬至夜想起初恋,写下一首诗,短短20字道尽相思之苦
文章插图
在古代,冬至是阖家团圆的大节日,宦游异乡的白居易在冬至夜写过很多首思念亲人的诗歌,“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这首五绝同样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只是思念的对象由家人变成了他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初恋——湘灵。
白居易11岁那年,为了躲避战乱,他的父亲将一家人送至宿州符离安居。
白居易在那里生活了二十二年,所以一直将符离当成自己的故乡。
也是在那里,他认识了小他四岁的邻居女孩,湘灵。
他在诗歌《邻女》中满怀深情地追忆了这位美丽可人的邻家女孩,“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想起|白居易在冬至夜想起初恋,写下一首诗,短短20字道尽相思之苦
文章插图
在唐朝的诗人中,白居易是典型的晚婚,一直到了三十六岁那年才在母亲的逼迫下,迎娶了同僚的从妹。
在此之前,他一直为了湘灵,和母亲对峙抗争。
我们也知道,唐朝的门第阶级观念是非常严重的,白居易也算是官僚子弟,后来又高中进士,前途无量,而湘灵却只是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孩,白居易的母亲自是不同意这门亲事
即使两人青梅竹马,海誓山盟,终抵不过现实。
两人分离后,白居易写了很多相思之作,《感秋寄远》、《夜雨》、《寄湘灵》、《长相思》等等,就连他最出名的两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也隐约可见湘灵的影子。
 想起|白居易在冬至夜想起初恋,写下一首诗,短短20字道尽相思之苦
文章插图
再说回这首《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无由见”,开头一句便道出了他的思念之情。
“艳质”一词指代的是湘灵,最早出自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丽宇芳林对高阁,新粧艳质本倾城”,只此二字便可想象湘灵之美。
“无由见”三字将他内心的痛苦直截了当地展现了出来,让人忍不住想起他的另一首诗,“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寒衾不可亲”这一句通过描写凄冷的环境,来抒发他内心的孤寂。
着此一句,不仅冬夜的寒冷可想,诗人孤枕难眠的情态亦复可知。
 想起|白居易在冬至夜想起初恋,写下一首诗,短短20字道尽相思之苦
文章插图
第三句“何堪最长夜”,不仅点明了冬至黑夜最长的特点,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煎熬。
“何堪”、“不堪”,都是诗词里很常见的字眼,“往事何堪说”、“万事何堪重回首”、“何堪远别离”等等,无形中将诗人的情感无限放大。
想起|白居易在冬至夜想起初恋,写下一首诗,短短20字道尽相思之苦】最后一句“俱作独眠人”,与前文的“寒衾”、“最长夜”相呼应,一个寒夜里,孤枕独眠,深陷相思之苦的伤心人便跃然纸上。
最值得玩味的是“俱”字,原本诗人和恋人天涯相隔,一个“俱”字便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后来白居易在浔阳江再遇湘灵,年逾40的她依然未婚,想来她的心中也始终未曾放下白居易吧。
 想起|白居易在冬至夜想起初恋,写下一首诗,短短20字道尽相思之苦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