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时代著名词人文学家,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这位大文豪临终前曾留下一首绝命诗,这首诗可以说是苏轼对于自己一生的总结,同时也是对他晚年心境的概括。
这首诗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没有自我吹嘘,甚至没有对未来的期许,有的只是悲伤凄凉。
这首诗叫《自题金山画像》,今天我们就聊聊这首诗以及苏轼的一生。
文章插图
《自题金山画像》是苏轼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五月,在真州(今天江苏仪征)金山寺时所写。
当时苏轼已经65岁,这位年迈的老人拖着病躯,本打算北上回到北方首都开封复职,却最终未能如愿。两个多月后,苏轼病逝于常州。
所以说,《自题金山画像》其实可以算作苏轼的绝笔诗,是这位名动千年的大文豪最后的作品,同时也是他对他自己一生的总结。
苏轼如此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文章插图
作者说自己当时“心如死灰”,在论及自己一生功业的时候,说了三个地名“黄州惠州儋州”这是为什么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苏轼为什么写这首《自题金山画像》。
原来,当时金山寺曾有苏轼画像,苏轼是面对自己的像,感念自己一生,于是留下了这首诗。
所以这首诗可以看作是苏轼对于自己一生的总结。
文章插图
苏轼出身书香门第官宦家庭,他的父亲苏洵就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家,在朝为官。苏轼年轻时便才华出众,受到欧阳修等文坛巨擘的青睐,后来考中北宋特招的“制科”,可谓风光无限。
【 原因|苏轼绝命诗,一生自画像,心如死灰的原因何在,背后有多少故事】但是苏轼的仕途十分不顺利,他先是不满王安石等改革派的主要,自请贬职去了密州,但此时苏轼还有些许幻想,所以他还能写出“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样的词句。
但是苏轼因为写诗抨击新政,得罪了皇帝宋神宗,引发了“乌台诗案”。
苏轼又被贬黄州,在黄州苏轼预感到自己此生再难启用,于是写下了“寂寞沙洲冷”,“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等悲情诗歌。
再后来,苏轼又被贬惠州、儋州,这就是苏轼诗中所说的意思,“黄州惠州儋州”其实是他后半生被贬职流放的地名。
文章插图
苏轼在被贬职后逐渐放下心中对于仕途的执念,所以他才能写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的经典诗词。
苏轼并没有彻底颓废萎靡,他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都曾为民留下善政。
苏轼在38岁就已经自称老夫,65岁时候的苏轼早已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华的天才少年,也不再是“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中年人,而是一个真正行将就木的“老朽”。
苏轼早已看破世事,所以才有“心似已灰之木”的诗句,而“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则又颇有几分自嘲的意味。
写下这首诗后的两个月,一代文豪苏轼与世长辞。
- 朋友犯了错误,苏轼便作词调侃,对方不生气,倒还成了一段佳话!
-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原因是背不动
- 孙悟空为什么那么强原因是有两大神通,只是很少使用
- 这首苏轼的诗全文很少人知道, 第一句却是千古名句, 红遍大江南北!
- 苏轼和司马光基于自己的政治理念而反对王安石变法
- 这四位白金作者竟有八本经典小说被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原因有四
- 重启2吴邪去雷城,为何霍道夫没陪他去却消失了原因不可思议
- 算命是封建迷信,古人为何却算得如此之准说出原因你或许不信
- 曹操为何被称为盗墓者的祖师爷?究竟盗过谁的墓?原因是这样
- 苏轼有多惨?哲宗亲政后被贬惠州,只因写下一首诗再贬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