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王维的“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背后有什么深意

喜欢小编的文章的话可以关注小编哦。原创不易请勿抄袭。今天的内容相当的劲爆,各位小主做好了,我们发车了。问题:有朋友提问,王维的“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有讽刺的意思吗?这两句诗出自《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 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 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这是王维诗中比较少见的七言律诗,王维的五律、古风、五排多一些,七律相对少了很多。《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的题目需要解释一下。“温汤“有版本写作温泉,指骊山的温泉。寓目,看一下,放眼遥望的意思欣赏这首七律需要注意两个小问题,另外,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是否有讽谏之意,颇有一些争议。下面分成四个部分简单说一下。
 甘泉|王维的“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背后有什么深意
文章插图
一、折腰体七律这首诗类似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一首折腰体七言律诗,第4句与第五句失粘: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涧、丰,二字平仄不同,失粘。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过,折腰体,有四句折腰的,是绝句。也有八句折腰的,是七律或五律。
 甘泉|王维的“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背后有什么深意
文章插图
二、白脚同声与同韵1、白脚同韵不是“诗家正法”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王维《温泉》,上句曰“新丰树里行人度,闻道甘泉能献赋”。“度”“赋”同韵。此非诗家正法。白脚通韵,是指同一联中,出句与对句的最后一个字同韵母。这一点,也是诗人要注意避免的问题,白脚和韵脚之间不要同韵,这种现象,被称为撞韵。因此被人认为不是“诗家正法”。2、白脚同声这里说的白脚同声,不是一联中的问题,指是的相邻几联的上联。这首诗的第三、五、七句的白脚(不押韵的尾字),用普通话读都是去声:绕、度、赋。青山尽是朱旗【绕】;新丰树里行人【度】;闻道甘泉能献【赋】。这种白脚同声的情况,讲究的诗人会主动避免,常常上、去、入混用。今天我们作诗,可以注意上声与去声的搭配。熟悉入声字的朋友,也可以使用入声字,变化更多一些。不过,在古韵里“绕“当作缠绕时,是上声,如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甘泉|王维的“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背后有什么深意
文章插图
三、诗意简释1、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汉主离宫接露台,在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记载到: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孝文帝,是指汉文帝刘恒。因为吕皇后乱政,因此避祸代国的刘恒渔翁得利,被群臣拥立进京称帝。汉文帝异常的节俭,听说建造露台可能要花费百姓十家之财,因此停止了这项工程。于是后人把"露台"这个故事,作为帝王节俭的榜样。秦川一半夕阳开。据说骊山上有夕阳楼,这里是指看见了夕阳楼呢?还是见到了夕阳呢?一般认为是夕阳,并认为这一句颇有盛唐气象。2、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这两句是写骊山宫殿的景色。3、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新丰树里行人度,,前汉髙祖刘邦移丰县于骊山下,故号曰新丰;小苑城边猎骑回。西汉的萧望之不肯谄媚权臣霍光,因此被分配看守小苑东门。当年同时被推荐给霍光的王仲翁则青云直上。又一次王仲翁路过东门时,趾高气扬,很瞧不上萧望之:下车趋门,传呼甚宠,顾谓望之曰:“不肯碌碌,反抱关为?”望之曰:“各从其志。” 《汉书·萧望之传》萧望之很不屑地回答说,我和你志向不同。后来遭到宦官诬告下狱,愤而自杀。4、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西汉的扬雄字子云,汉成帝郊祀甘泉泰畤后,扬雄作《甘泉赋》讽示汉成帝过分奢丽,暗示应该以亡国之君为戒。这首诗的题目是《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前几句写了“温汤寓目”的景色,最后两句把韦五郎比作扬雄,建议他效仿扬雄去给老板提提意见。王维有什么意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