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三十余载,始终坚守在文物保护修复一线,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学徒,到如今一个行业的领军人;他用自己的巧手“医治”好了数千件(组)濒危文物,重现其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他对以往文物修复中采用的传统工艺、设备及工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项技术革新,树立了行业典范、形成了行业标准;他身体力行,培养出陕历博壁画修复团队,确保了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代代传承……
文章插图
他就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丝路工匠联盟——陕西省文物保护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杨文宗。12月14日,陕西省三秦工匠、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在西安隆重举行,杨文宗被授予“三秦工匠”荣誉称号。
巧手良医 30余年修复文物数千件(组)
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三十多年来,杨文宗承担了多项文物保护修复任务,保护修复过包括古代壁画、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砖石质在内的数千件(组)不同种类的文物。
来看看杨文宗的“文保足迹”:参加复制技术难度极高的秦陵二号铜车马两台,大获成功,这两台铜车马也成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品和对外交流重要展品;负责完成了“陕历博支援洛阳古墓博物馆北魏元怿墓壁画修复及新安县北宋墓壁画揭取工作”,荣获“陕历博1998—2000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完成唐墓壁画真迹首次外展赴日参加“世界四大文明展”的安全包装、运输、陈展全程文保任务,并研制出首套科学规范的古壁画包装运输方案;负责馆藏残缺严重的秦代大型青铜龙的修复、复制,完成馆藏一级文物唐鎏金铁芯铜龙的保护修复;承担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石膏加固壁画的实验性修复及再修复方法研究,摸索出了一套石膏加固壁画的处理修复方法,并成功完成一级藏品“仕女图”的再修复;为配合陕历博基本陈列改造项目,杨文宗负责保护修复展线青铜器、金银器、陶瓷器各类文物总计68件(组),有力保证了陕历博新陈列对公众按时开放;作为“大明宫遗址文物保护基金会”专家志愿者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修复唐昭陵六骏之“颯露紫”和“拳毛騧”......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 工匠|"三秦工匠"杨文宗: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一直在路上】
文章插图
此外,杨文宗负责完成对内蒙古自治区额托克旗乌兰镇米拉壕墓葬壁画的抢救性揭取保护,完成2幅航天城唐墓壁画、5幅唐武惠妃墓壁画的保护修复,组织实施了国宝级文物观鸟捕蝉图壁画的保护修复;主持完成唐韩休墓壁画的保护搬迁工作,揭取、搬迁壁画21幅,约46平方米,保护修复揭取后的墓室壁画4幅、甬道壁画5幅,共约10.7平方米,并针对壁画揭取中传统技术方法成功研发出“大型壁画砌体的高效自动切割系统”,解决了长期困扰壁画揭取中传统方法对壁画不可避免地产生损伤这一技术难题......在古代壁画的保护修复方面,杨文宗负责揭取、搬迁、修复和加固过的壁画共计数百平方米,涉及汉、北魏、唐、辽、金、宋等多个朝代。在杨文宗的数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中,这些“疾病缠身”“支离破碎”的文物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闪耀出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光芒。
守护历史 坚守在文物保护修复一线
在成为专业技术领军人之后,杨文宗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陕历博自己的修复团队,十几年的手把手教学,现场指导,让这支团队飞速成长,现如今,这支团队已经发展成了“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科研基地”,承担着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科技厅多项课题,为国内外馆藏壁画的保护修复研究提供着良好的工作平台和服务。2018年,陕历博壁画修复团队还作为国宝守护人亮相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让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保护修复的领先水平实至名归。
- 最能代表日本工匠精神的几个品牌(下)
- 十堰文物修复者蒋黎波:穿越千年与历史对话的手工匠人
- 最能代表日本工匠精神的几个品牌(中)
- 打磨打磨再打磨,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营造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梦幻乐园里的造梦工匠
- 日本片,片长2小时,片中日本人的“工匠精神”,让人大开眼界
- 2020海南自贸港大国非遗工匠艺术珍品展在省博物馆开展
- 德国工匠精神:用8000万人,打造830家百年企业,2300个世界名牌
- 泰姬陵背后的肮脏秘密:处死设计师妻子,完工后再砍掉工匠双手
- 1373件老物件!淄博老城工匠博物馆讲述传奇故事
- 上世纪的老照片:妇女们在河边洗衣服,工匠雕刻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