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正觉寺“老师公”——43年徒手建庙宇,一件僧衣穿到80多岁( 二 )


曾经令世人惊叹的技艺如今却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到赵亦军这一代,仅有他一个传人。而赵亦军之后,竟找不到一个既心甘情愿又有足够的艺术能力的传人。赵亦军也想过收几个徒弟,甚至也曾试图培养自己的女儿。
可是想找到一个有灵性,有耐心,并且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人真的是难上加难。如今的年轻人太过浮躁,很少有人能真正静下心来每天坐几个小时,潜心钻研绣法技艺。并且现在的兴趣行业实在是太过繁杂,也没有多少年轻人对这个行业感兴趣。
 老师|正觉寺“老师公”——43年徒手建庙宇,一件僧衣穿到80多岁
文章插图
前些年中国政府开始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也注意到了只有一个传人的杭绣。于是政府便在2015年专门设立了一个杭绣工作室,大力支持赵亦军对于杭绣的传承工作。电视台也找到赵亦军拍摄了宣传片,在电视上播出,还办了讲座,开了展览。可惜效果不佳,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赵亦军只能把精力转向将自己的毕生所学编成一本书,好在后人考究时有个参照的样本,不至于永久失传,实属悲哀的无奈之举。
事实上,除了男工绣还有数十种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皮影戏、水晶雕刻、中药炮制技术、宣纸刺绣技术、花丝镶嵌……这些宝贵的技艺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人类艺术的结晶,如今我们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消失在我们的手中,这实在是我们最大的悲哀。
 老师|正觉寺“老师公”——43年徒手建庙宇,一件僧衣穿到80多岁
文章插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传承,时至今日已经有好多非遗手艺失传,甚至很难找回。以中国传统乐器为例,相信诸位都曾对《李凭箜篌引》中的“箜篌”产生过遐想。但由于传承不足,箜篌的制作、弹奏技艺在明清年间一度失传,上个世纪靠缅甸等国援助才将其复原。
而为了全浙江省第一个主修箜篌的学生有继续学习的机会,杭州师范大学甚至不得不为她单独开设专业。比箜篌更凄凉的乐器“尺八”,自宋代失传后,唐尺八存在的唯一证据,竟然保存在日本人的博物馆中,直至美国人将尺八带上国际舞台,国人才重新认识到这一传统乐器。
箜篌、尺八的“侥幸复活”令人后怕,而更多的传统文化还在悬崖的边缘摇摇欲坠,我们的文化传承迫在眉睫。
 老师|正觉寺“老师公”——43年徒手建庙宇,一件僧衣穿到80多岁
文章插图
无论是从事刺绣56年的赵亦军,还是日本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煮饭奥义的煮饭仙人,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自己最珍爱的事业。能发现并从事自己所爱的事业,直至有所成就,无疑是人生中一大幸事。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那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