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 , 能成为含有完整意义的一条成语 , 被用来专门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 这跟它源自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历史故事是分不开的 。春秋末年 , 吴越争霸 , 越国被吴国打败 , 越王勾践立志要报仇雪恨 。为了不使自己因受挫而自馁 , 也不因贪图安乐而忘记耻辱 , 激励斗志 , 他夜间以柴草为卧具 , 并在住处悬挂着苦胆 , 经常尝胆的苦味 。经过自强不息的努力 , 越国强大起来 , 终于灭亡了吴国 。有的成语词典在引用历史故事解释后 , 还引文注释 。如写到:成语源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的“越王勾践返国 , 乃苦身焦思 , 置胆于坐 , 坐卧即仰胆 , 饮食亦尝胆也 。”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中有“自受遗以米 , 卧薪尝胆”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可是 , 有心人稍加注意会发现《史记》中仅提到勾践尝胆一事 , 而没提到卧薪 。北宋苏轼那篇虚假地模拟孙权写出的一封答曹操的书信体文章 , 虽最早使用“卧薪尝胆”这一词汇 , 但它是假没孙权在三国鼎立时所为 , 跟勾践毫不相干 。于是就使人产生了疑问 。加上查考古籍 , 南宋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又说“卧薪尝胆”是吴王夫差所为 , 明朝《春秋列国论》等书也持此说 ,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
历史上有无卧薪尝胆的事情呢?如果有 , 究竟是谁卧薪尝胆?
由于元朝曾先之所写的《十八史略》提出:“卧薪”是夫差所为 , “尝胆”是勾践所为 。加上其它一些史籍上有类似事例的零星记载 , 不少人都相信历史上曾有过“卧薪”与“尝胆”的事 , 只不过是分别由夫差与勾践所为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他们也都相信这样的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 , 吴越争霸 , 吴王阖闾曾攻破楚国国都郢 , 楚国赶忙联络越国勾践攻打吴国后方 , 阖闾为解后顾之忧 , 立即回师攻打越国 , 遭到失败 , 阖闾中箭受伤而死 。阖闾的儿子夫差为替父报仇 , 每天都睡在薪柴上 , 用苦痛来磨练意志 , 并且命令站立在庭院中的臣下 , 在自己经过时 , 就要高声质问:“夫差 , 你忘了越王杀害你父亲的仇恨吗?”然后 , 自己就回答:“我绝不会忘记杀父之仇” 。整军经武后的夫差 , 三年后终于率军大败越军 , 并将越王勾践围困在会稽山 , 逼迫勾践缔结屈辱的盟约 , 勾践表示臣服吴国 , 越国就成了吴国的属国 , 勾践还得卑身事吴 , 到吴王宫廷服劳役 。三年后 , 勾践被赦免回国 , 他潜心治理国家 , 为不忘失败受辱之事 , 他日常都把苦胆放在身边 , 每当坐着吃饭与躺下睡觉 , 事前都得先尝一尝苦胆的味道 , 然后自问:“你忘了会稽山之耻了吗?”勾践天天舔尝苦胆 , 自警自策 , 立志报仇 。
【先秦时代|“卧薪尝胆”的故事是事实还是传说?如果有,究竟是谁卧薪尝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对上述历史故事有人认为:
历史上有尝胆事 , 而卧薪事则不足为信 , 那是后人附加的 。有力证据是《史记·吴世家》中 , 司马迁没有提及“卧薪”之事 。仅写到 , 吴王阖闾负伤 , 临死前对夫差说:“你会忘记勾践杀害父亲的事吗?”夫差答道:“我绝不忘记杀父之仇 , 三年内必定对越国报仇 。”而且《史记》又写明勾践有尝胆一事 。加上东汉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也写道:越王考虑到灭吴复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 于是就“苦身劳心 , 夜以继日 。目卧则攻之以蓼 , 足寒则渍之以水 , 冬常抱冰 , 夏还握火 。愁心苦志 , 悬胆于户 , 出入尝之不绝于口 。”许多人就根据这些记载推断出 , 春秋时期有“尝胆”事 , 是勾践所为 。
- 惠州记者书写惠州古城故事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 成语故事:牛角挂书
- 故事:散文《第一次步行下乡》陈久平
- 布金买地的故事,戒痴和戒尘改变,执著防碍修行
- 故事:金老爷万般无奈之下,苏无名出手擒盗,一举成名
- 李白为什么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这首诗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 梁思成的二婚妻子:学术成就上比不过林徽因,那就编故事抹黑她
- 今天,我们想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 经典且回忆歌曲《最佳损友》+《漂洋过海来看你》创作背后的故事
- 【关爱未成年人】迁安市第七实验小学举行讲故事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