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句诗”是一种很特殊的诗歌题材,引用和化用一般都是选择其中的一两句,但是集句不一样,通篇都是前人所作。
集句诗起源于何时已不得而知,只知现存最早的集句诗是西晋傅咸的《七经诗》。
而唐朝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为集句诗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宋朝时,集句诗渐渐成熟并流行起来。
根据记载,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石孝友等都创作了大量的集句诗,时人争相效仿,成为一时之风尚。
尤其是王安石,沈括的《梦溪笔谈》、严羽的《沧浪诗话》、周紫芝的《竹坡诗话》,说到“集句诗”时,都会提到王安石。
“王荆公集句最长”、“集句近世往往有之,惟王荆公得此三昧”……
文章插图
今天要讲的这首诗便是王安石晚年所作的集句诗,短短28字道尽人生哲理,令人叫绝。
《梅花》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说到“梅花”,很多人都会想起他的另一首绝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首五绝是他第二次被罢相后,退居钟山时所写,借梅花的凌寒绽放,遗世独立,来抒发自己顽强不屈的高尚品格。
在这首五绝中,他的灵魂是不屈的,也是孤独的。
而这首集句诗不一样,虽然也流露出了落寞之感,但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恬淡心情。
此时的王安石,放下了种种执念,并不是说他变得胆怯,而是已看淡所有,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
文章插图
首句“白玉堂前一树梅”出自唐朝诗人蒋维翰的《春女怨》,是一首闺怨诗。
蒋维翰的生平事迹难以考证,只知他是开元年间的进士,《全唐诗》收录了他的三首诗歌,《春女怨》便是其中之一。
第二句“为谁零落为谁开”,出自晚唐诗人严恽的《落花》。
史书中关于严恽的记载也很少,只知他大致活动于唐武宗会昌中前后,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都名落孙山。
晚唐大诗人杜牧与其私交甚好,皮日休、陆龟蒙也曾慕其诗名,专程拜访,可惜的是他仅留下了《落花》这一首诗。
王安石在他的另一首词《浣溪沙》中也引用了这句诗,足见他对这首《落花》是十分喜爱的。
从前两句来看,蒋维翰和严恽均非著名诗人,其诗歌也不为后世所熟悉,而王安石却能信手拈来,王安石之博学可见一斑。
文章插图
“唯有春风最相惜”,这一句出自中唐诗人杨巨源的《和练秀才杨柳》,借杨柳来抒发离情别绪。
相比前两位诗人而言,杨巨源还算有名,与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均有诗歌唱和,“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便是他的代表作。
这首《和练秀才杨柳》也是为后世所称赞的名作,根据记载,连一向挑剔的朱熹都十分喜欢这首诗,“每喜诵之,取其兴也”。
最后一句“一年一度一归来”出自宋初詹茂光妻的《寄远》,表达的是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詹茂光是何人,历史并无记载,其妻更是无从考证,而古代女子地位不高,王安石却依然引用了她的诗句,足见其胸襟之广阔。
文章插图
整首诗以最平白朴素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绽放和零落,虽不乏惋惜落寞之感,但更多的是揭示了一种四季变化,盛衰有时的自然规律。
一篇绝佳的集句诗,严格遵守“起承转合”的原则,讲究格律、平仄、用韵、对仗等等,创造出一种浑然一体的艺术美感。
有些集句诗甚至能化腐朽为神奇,揭示人生哲理,发人深省。
王安石这首诗便是如此,虽然每一句都是抄袭的,却道出人生至高境界
- 陈省身的数学人生开创几何新纪元,为中国数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 “蓉漂”三部曲,“不惑”人生路
- 这首元曲堪称中秋绝唱!堪比苏东坡!却很少有人知道!
- 配乐散文:人生,悟透了,也就释然了
- 2021年全国仅此一副的对联,堪称“神联”,写尽了人生
- 人生若只如初见最美纳兰词,缅怀最爱的表妹,祭奠死去的爱情
- 林徽因爱的,不爱的,一直在告别中!人生有一种愉悦叫享受孤独
- 这首苏轼的诗全文很少人知道, 第一句却是千古名句, 红遍大江南北!
- 十年阅读精选出来的 7 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
- 苏轼和司马光基于自己的政治理念而反对王安石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