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语言多思路多文化产生新知识新机遇

多语言多思路多文化产生新知识新机遇
——访呼伦贝尔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敖特根

在谈到语言学习时,呼伦贝尔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敖特根说,语言是一种思维方式,同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语言逻辑来思考。多掌握一种语言,就多一种思维,多一种能力,多一种表达方式,运用多种语言学习研究民族历史文化时感受就不一样。我经常给学生讲蒙古语中的一句话“八方语言要和谐相处,向八方语言学习”,意思就是用多种语言和各民族和谐相处,所以我认为多掌握一种语言对民族历史文化有更多的促进作用。
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语言多思路多文化产生新知识新机遇】敖特根说,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有正确的认识。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都应该有自己的贡献和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校老师,在工作中更应该把青年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56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56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统称为中华文化,所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地区都不能少,这就是我们的共同体意识。作为共同体的一员,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各族人民就要和谐相处,顺畅交流。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孕育发生到雄壮强大,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日益频繁,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需求。打破语言文字障碍,突破地域局限,促进各族人民正常交流,才能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所以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促进各民族交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敖特根认为一种语言要想发展,必须吸收其他语言的长处,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促进少数民族语言内涵、词汇、外延的发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敖特根给同学们讲了华罗庚、旭日干、牛顿、爱因斯坦等多位科学家的故事,通过讲述让学生明白这些科学家都积极学习掌握多种语言文字,方便自己查阅文献,与人交流咨询,进行科学研究。多种语言、多种思维、多种文化是新知识产生的沃土,也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呼伦贝尔日报》官方微信
采访人员:胜利实习生:杨鹏飞
编辑:王亚男邵坤
终审:李金田
呼伦贝尔日报出品
宣传战略合作 :董女士:1834705222213384701202
商务合作:小张:18047054677
【来源:呼伦贝尔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