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字|七十年代的“二简字”,到底是个啥?很多人的姓氏,因此而改变( 二 )


这样改动过后,这些“二简姓氏”被留在了户籍或者身份证上,虽然可以找公安机关进行修正,但是有一些老人懒得去改,时间一久就要出问题。
各种证明文件上的姓氏不统一,遇上房屋拆迁需要公证时、或者需要出国留学办证明文件时,就会带来极大的不便。
不过,现在也有很多的网友说“肖”改“萧”,几乎是百分之百可以办成。但是,就是不知道“刘”改“留”和“泮”改“潘”这种看起来比较玄乎的,有没有那么简单。
三、那些还在使用的“二简字”
其实,简化汉字的确是对汉字的普及有很大的贡献。
特别是“一简字”,它事实上是近现代中国学者在通过半个世纪的努力,遵循汉字的自然发展规律,从古代常用字中提炼出来的,本身就有群众基础。
 简字|七十年代的“二简字”,到底是个啥?很多人的姓氏,因此而改变
文章插图
“二简字”违背了汉字演化的自然规律,最后失败了。但是它被废止后,一些“二简字”仍然在民间通行。
比如“橘子”的“橘”字,在许多七八零后那里,小时候一直是写成“桔”的。后来才发现,它在作为水果种类名称的时候,只能写成“橘”。不过,老一点的人基本改不过来了。
还有“圆”字,“二简字”把它和“元”合并了。人民币中的一元、两元的元和“圆”就是通用的。除此之外,还有“账”和“帐”。“停”的“二简字”是“仃”,许多地方仍然在用。
结语
“一简”汉字非常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它在被公布之前,经过了相关部门五年论证。更是因为它直接是从古代“草书”和习惯用的“破字”中取材再加以改造,集中了自二十世纪初以来,中国半个多世纪学者共同研究的成果。
“二简”汉字方案出台比较草率。1975年提出草案,1977年就公布了。推广效果不好,所以最终被废除了。不过,由于影响到一批人的户籍和身份信息和各种档案,改动起来比较麻烦。于是部分人的姓氏,有可能永久地被改变了。
 简字|七十年代的“二简字”,到底是个啥?很多人的姓氏,因此而改变
文章插图
姓“肖”的据说很容易改回“萧”,姓“潘”的人,也必不甘心一直姓“泮”,因为后面这个姓氏仿佛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即使家中有老人仍在使用,后辈也必将改回本姓。
只是姓“留”这种小姓的人,被改成了“刘”这个大姓。要改回来偏僻、冷门的姓氏只怕没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