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之音|“靡靡之音”的来历


 靡靡之音|“靡靡之音”的来历
文章插图
师涓是我国春秋时期卫国著名音乐家,活动于卫灵公在位期间,以善弹琴而著称,并善于搜集和弹奏民间乐曲。师涓稍晚于师旷。师旷:名旷,字子野。春秋时晋国乐师,故称师旷。目盲,善弹琴,尤长于辨音。
 靡靡之音|“靡靡之音”的来历
文章插图
司马迁记载了一件他随卫灵公出访晋国的的音乐故事。有一次,师涓随威灵公方晋,行走到濮水(濮水,古代水名。流经古菏泽区域的一条重要河流,是雷夏泽和巨野泽的水源之一。濮阳、濮州都从濮水得名。)河上。夜半寄宿时,威灵公对师涓说:我听到了一种美妙的琴声,你给我将这一去曲调记下来。而当时所有跟来的随从,却都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师涓在午夜时分,端坐听音,一边听一边用琴跟着练习果然听到远远近近都有一种从未听到过的悠扬的乐音。师涓认真的把所听到的都一一记下来,几经操练,形成了一曲新乐。
 靡靡之音|“靡靡之音”的来历
文章插图
靡靡之音|“靡靡之音”的来历】到了晋国,晋平公宴请卫灵公。酒酣之际,晋平公请师涓坐在师旷之旁,请远道来的客人为主客弹一新曲。师涓就把夜间听到的濮水上的曲子弹了一遍。谁知一曲未终懂行的师旷就组织不让师涓再弹下去。大家忙问原因,师旷说:这个曲子是“亡国之音”,是过去暴君商纣王让乐师师延所写的“靡靡之乐”。商纣王因常常迷醉在这种乐声中而亡国,武王伐纣以后,亡国后的乐师师延投濮水自尽,所以这个曲子流行在濮水河上。这个故事便是后来“靡靡之音”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