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海都物语:威尼斯一千年》:地中海大池塘里的大鱼兴衰史( 二 )


18世纪,威尼斯已经沦为三流国家,成为农业为轴的国家,“在西欧人心目中树立起极乐之都的印象”(下卷P365)最终亡于拿破仑之手。
 大鱼|《海都物语:威尼斯一千年》:地中海大池塘里的大鱼兴衰史
文章插图
威尼斯本一水城,相邻欧亚大陆桥,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也是水,败也是水。《海都物语:威尼斯一千年》发掘出了威尼斯的特征所在,全书开篇,介绍了威尼斯的建城历史,它本是躲避蛮族入侵,而有意在濒海的沼泽里地兴建的避难之所,天长日久,在此兴建城邦,意图以水之屏障,维护自身安全,之后,威尼斯一直无意攻城掠地,一直将“水的事业”做强做足,从家门口的亚得里亚海,延展出去,通向地中海,沟通起了欧亚大陆桥受阻于地域分割之后的另一片水域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威尼斯的崛起,源自于打通地域、打通文化、打通宗教之间的阻塞与隔阂,旁枝斜出,一水相连,建立起由水承载的交流与沟通,它的成功,正是它借助于对水的熟稔,而能够避开始终以拉锯战形式荡涤着的欧亚大陆,另辟蹊径,通过地中海这一水上高速公路,自由地沟连起欧洲与亚洲的庞大空间,它寓示着,在道路层层阻断的这个中世纪区间内,威尼斯营造出的水上世界,使它成为地中海里的一条大鱼。然而,当大航海时代来临时,地中海便成为一条日渐枯萎的小池塘了,这个小池塘再也无法支撑威尼斯一手遮天,独霸一海,必然从地中海沿岸的一流国家坠落为二流国家,再下沉为三流国家,终于消失在近代的天空中。威尼斯就像沙漠雨季来临时的一朵娇嫩的花,借着雨水的骤降而应运而生,抓住点滴机遇,盛开一时,在一千年的时光里,发出了它的璀璨,终因天时地利的丧失,而消殒了它的曾经有过的繁荣与光华。
由此可见,现代国家的竞争,更多的必须依靠坚实与雄厚的国土,奚威尼斯之后的十八、十九世纪的海洋国家,曾经把自己的战线布排到全球的广袤范围内,但最终也是昙花一现,无力支撑长久的繁荣,而在那个世纪里节节败退的大陆国家,却能够在撑下来后,以坚实的土地对抗虚无的航线,终于在今日世纪爆发了后发的力道,成为世界的强国。这一点,我们身为中国人更有强烈的感受。十九世纪之时,中国作为一个大陆国家,饱受海洋国家坚船利炮的欺凌,但中国还是依靠着陆地的坚实与广阔的纵深,撑过了“最危险的时刻”,开始了自己的复兴伟业。威尼斯之败,正可以从反方向解读出中国复兴之因。
 大鱼|《海都物语:威尼斯一千年》:地中海大池塘里的大鱼兴衰史
文章插图
而在威尼斯一千年的努力与挣扎中,我们看到的是它把商业利益放在首位,即作者在《海都物语:威尼斯一千年》所说的威尼斯坚守的信条是“起初有商”,称它为中世纪的“经济动物”。(P68)。经济至上,便把利益放在衡量一切的首位,作者依照此一核心,分析了威尼斯的治国原则,我们看到,威尼斯在政治上“从不依附于东方或西方的某一强国,由始至终地保持独立和自由,因而获得了巨大的利益”(P69),信仰上,也不纠缠于宗教之争,从而“躲过了席卷中世纪的教皇与皇帝的战争”,在政体上,它是“在不相信人的良知的前提下构建的”,从而避开了人治带来的“恶政”(P235)。但追求利益最大化,也埋藏了日后衰亡的祸首。书中提到,尤其是在近代君主制所带来的强权政治体系下,威尼斯这种民主体制便无法积聚更多的竞争能量,难以避免地土崩瓦解了。而我们更看到的是,威尼斯只顾金钱利益,而不顾道德大义,这也是它遭人诟病的原因。在地中海沿岸走马灯变幻的列强体系下,威尼斯考虑的是怎样如鱼得水,夹缝中生存,它没有兴趣去关心国家的性质、宗教的信仰等问题,始终考量的是自己如何从中牟取最大的利益,我们看到,威尼斯在它的千年发展流变史中,遭遇到的一个重大变故,是东罗马帝国的衰亡以及土耳其帝国的兴起,但威尼斯的应对态度是一样的,只要没有经济上的触碰,便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