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凉|重读中日建交公报,这个开篇使用的成语,让人觉得后背发凉

据统计,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成语、歇后语等,大概有2万多个。让外国人惊叹的是,这些四个字为主的成语几乎都有出处,有些还能追溯到是谁说的、想要表达什么意思,通过一个成语就能了解一段历史。大部分成语虽然流传了上千年,但仍保留着本意。比如常见的“投鞭断流”是将前秦苻坚的人马众多,兵力强大,现在也还是如此;而“草木皆兵”原意是前秦苻坚打了败阵,误以为山上的草木都是敌兵,说明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现在用这个成语,也是这个意思。但也有一些成语,逐渐失去了本意,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其中让人误解最大的成语是“一衣带水”,现在的人把它理解为“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能够交往”,但如果查一下它的出处,就会发现醉翁之意不在酒。
 发凉|重读中日建交公报,这个开篇使用的成语,让人觉得后背发凉
文章插图
“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纪下》,主角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他取代北周后,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大涨,于是谋划着消灭南陈,一统宇内。南朝的皇帝明知隋文帝杨坚磨刀霍霍,却想着有长江天险在,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地享乐。为了攻下南陈,隋文帝杨坚采取了仆射(官职,相对于宰相)高颎的计谋,即不间断地袭扰南陈,一方面通过武力威胁,让南陈不得不时刻保持军备,荒废农耕;另一方面派奸细潜入南陈,纵火焚烧南陈的粮仓。
 发凉|重读中日建交公报,这个开篇使用的成语,让人觉得后背发凉
文章插图
经过七年的准备,南陈被弄得筋疲力尽,财力被大大削弱。于是,隋文帝杨坚下达伐陈的命令,发兵五十万渡江南下,直扑南陈的都城建康(今南京)。在隋朝大军出发时,隋文帝杨坚对仆射高颎说:“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翻译过来,就是“我杨坚是天下百姓的父母官,怎么能因为长江阻挡,就不去解救南陈的百姓了呢?”意外之下,就是必定要消灭南陈。
 发凉|重读中日建交公报,这个开篇使用的成语,让人觉得后背发凉
文章插图
从完整的历史来看,“一衣带水”的核心意思,不是“距离近,可交流”,而是要置对方于死地,这种目标是既定的,绝不能因为江河险要或阻隔就放弃。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和日本正式建交,实现关系正常化。在《中日联合声明》中,第一句话就是“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如果摆在历史的语境中,隋文帝杨坚和南陈的关系就是“一衣带水”,结果却是有你无我。
 发凉|重读中日建交公报,这个开篇使用的成语,让人觉得后背发凉
文章插图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来说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