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中华黄氏历代状元宰相( 五 )


二十、【武】清代黄培松(1855-1925年),字贤礼,号菊三。福建南安市洪梅镇山溪人,武状元出身。精通武艺。清光绪、宣统年间以琼州镇总兵,记名提督驻广东,曾率兵多次镇压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1913年被袁世凯任为福建护军使,授陆军中将。1922年授北洋政府将军府将军-培威将军,加上将衔,1926年追授陆军上将。
中国历代黄姓名相(共26人)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如北宋侍中兼枢密副使宰相黄中庸,但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明清则为大学士执掌辅助皇帝协理朝政,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通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
 江夏|中华黄氏历代状元宰相
文章插图
下篇《江夏黄氏历代宰相录》
一、黄尹(公元前2100-前2020年)又名阿衡,伊尹(有史载为古黄国人),文韬伟略,才具王佐,隐居不仕,商汤五聘乃就。助汤灭桀而有天下,连任商汤、外丙、中王、太甲四朝宰相,确定政治、经济、军事、政策等制度,建立殊功,尊为阿衡(宰相)。汤王崩,太丁子太甲立,黄尹全心全力辅佐,统理国事,条晰有方。太甲不务朝政,不明厥德,暴以待民,被尹流放思过于桐宫3年,黄尹代行摄政。太甲悔过自新,尹乃迎之复位。商人怀尹,视之如君,祀之若王,备受赞颂,是一位功德双馨的非凡人物。
二、黄要(公元前1500-前1420年)古黄国人,南陆公第十五代孙,辅助夏少康讨伐篡位的寒浞,为恢复夏朝立了大功,任少康右丞相。
三、黄修(公元前500-前425年)周威烈王时新田人。初仕鲁,为参军;后仕晋,居相位。忠君为国,学贯文典,端萧纲纪,德显于世,誉传古今。
四、黄歇(前314-前238年),古黄国后裔。据《史记·春申君列传》载,“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战国楚国楚考烈王任楚国令尹(宰相)25载,为楚国作出重大贡献,封春申君,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
五、黄霸(公元前132-公元前51年),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汉宣帝时,召任为廷尉正,后历任杨州刺史、颖川太守、太子太傅、御史大夫等职,公元前55年任西汉丞相,封建成侯。他一生为官以奉法循理著称,故史家誉之曰循吏,后被史家推崇为循吏典范,记入史册而流芳百世。
六、黄香(68-106年),字文强。江夏安陆(湖北云梦)人。公元前92年任东汉尚书左丞。
七、黄琼(86-164年),字世英,黄香子。初屡召不就,后因李固致书,顺帝时应徵至京,拜议郎,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为政练达,能争善辩,忠君敢言。桓帝欲加封大将军梁骥,满朝称颂,公独提异议:“赏必当功,爵恐怕越德。”旋因宦官左官等五侯擅权,称疾不起。临终上疏,要求皇上“广纳贤才,依靠忠良,远避谗佞”。言辞恳切,一片忠心。延熹七年卒于家,赠车骑将军,谥忠侯。
八、黄琬(141-192年),字子琰,黄香曾孙,东汉献帝时累官至司徒、太尉,封关内侯。189年,与司徒王允共诛灭董卓。192年(献帝初平三年),董卓部将李傕,攻入长安,被俘下狱而卒。黄琬与祖黄琼,曾祖黄香皆名相忠贤,世代英杰,自东汉中期以来,绵延100多年,是历史上颇具影响的大家族。
九、黄尚(100-180年),字伯河,河南郡邔(今湖北宜城县)人,东汉顺帝阳嘉三年(134年),以大司农职替代刘崎为司徒,任宰相职5年。
十、黄琼芝 (380-450年) 女,河南潢川定城人,十六国时南汉国中宗时侍中,朝服冠带,参决政事,为我国古代少有的巾帼女宰相。
十一、黄中庸(1030-1110年),字长行,号军城居士,谥文正。北宋名相,福建兴化军城西驿前街府西巷(即闽莆田城西瑞龙庵西侧黄文正宰相府尚存)黄太常寺卿第。北宋景祐甲戌进士大理寺评事黄宠之子。皇祐三年兴化府试贡元、四年(1052年)福建乡试解元,次年,赴京会试第一,即会元;经殿试中进士二甲第一名,即传胪。历官江西安福知县、县令,宋治平二年(1065)起协助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北宋治平四年(1067)后,司马光温国公荐其才任太常博士擢广西北海通判,旋任邵武知府,后召入朝为太常卿,入值总理太常院,主持修撰皇帝起居礼宾司庙会,起草礼仪诏诰。 与欧阳修、包拯、赵抃、刘敞、文彦博、富弼、王尧臣、韩琦等齐名,天性浑厚,为人仁惠。温国公司马迁荐其才,授浙江提刑。为官宽惠,能断奇狱,所活甚众,浙人德之。去日,士民乞留。北宋熙宁四年以司马温国公论荐累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继任司马光为宰相。后蔡京恶之,贬为太常博士,辞之,名入元祐党禁而致仕焉。蔡京败,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有旨复起黄中庸为宰相未拜命卒,诏赐赠侍中谥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