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与“虚”,到“人”与“事” ——读宁雨的《郭守敬》

宁雨的《郭守敬》是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丛书之一种。目前,丛书已出版第一辑15种、第二辑20种,《郭守敬》编入丛书第二辑。
从“实”与“虚”,到“人”与“事” ——读宁雨的《郭守敬》
文章插图
《郭守敬》(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郭守敬是元朝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和水利工程专家,他的毕生成就可以用一个成语“经天纬地”来描述。“经天”是他在天文、历法领域的卓越建树,“纬地”是他在水利工程、农田灌溉、水运交通方面的巨大贡献。但讨论这些不是我的重点,了解这一切应当去读宁雨的《郭守敬》。我关心的是,宁雨会怎样讲述这个先贤故事?为了便于考察,我想设立两个观测点。
一是故事里的“实”与“虚”。
讲故事并不难,但讲述一个先贤故事是有难度的。这是因为讲故事可以通过虚构和想象,让故事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令人回味,而讲述先贤故事则受到史实的约束,要恪守真实,拒绝虚构。
道理并不深奥,但做起来却不容易,难在“分寸”二字。
宁雨讲郭守敬的故事,是从郭守敬九岁的一天开始的:“这天晌午,小守敬跟着爷爷郭荣到村外巡河。”这是《郭守敬》的开篇第一句话,立刻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具体的情境之中,是深谙“讲故事”门径的笔法。祖孙俩一边顺着河堤走走停停,一边聊着“大旱不过六月二十四”的谚语。“忽然,嘚嘚嘚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守敬楞了一下神,而后迅速抻着爷爷的衣袖闪进路旁的庄稼地”。从听到马蹄声,到藏进路旁的庄稼地,这个细节相信纯属虚构,与史无据。不过,考虑到非虚构写作“大处不虚,小处不拘”的原则,这个虚构的细节描写是可以允许的。
其实,不止是可以允许。在我看来,恰恰是匠心独具之处。因为作者接下来写道:“‘听闻马蹄声,不是闹匪就是过兵。’这郭村所在的邢州地界,几十年来兵荒马乱已经成为常态。”如果没有这个虚构的细节,祖孙俩的这个晌午,就是一派天伦之乐、一片田园之趣。而事实是,郭守敬的童年,恰逢金末元初的乱世。一个虚构的细节,画出的却是真实的乱世景象。
还有另一个性质相似但更为重要的问题。
历史上的郭守敬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是入仕六十年的朝臣。同时,他又是一个专注于天文、历法和水利工程的科学技术专才。在他身上,这两个身份是合一的,但这并不等于他已经把自己的科学建树与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民生自觉地联系在一起了。没有史料显示他对其中的关系具有全面的、清醒而透彻的认知,那通常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才可能具备的视野。
从“实”与“虚”,到“人”与“事” ——读宁雨的《郭守敬》
文章插图
郭守敬像
然而,历史上郭守敬可以是讷于言、不善交际的,可以说是一个喜欢把自己关在灵台里观天象的“技术控”,但在郭守敬去世一千一百多年之后,当宁雨提笔讲述郭守敬的故事时,如果满足于就天文说天文,就水利说水利,单纯、孤立地罗列郭守敬的科学和工程技术成就,看似写实,实则大谬。
事实上,作者始终把郭守敬的科学技术成就,放在元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民生的宏大背景下去分析和讲述。在讲述“西夏治水”时,作者指出:“忽必烈夺位称帝之后,与兄弟阿里不哥争夺权力的战争长达五年。战争需要最近便的粮仓。”在讲述“大都水官”时,作者借刘秉忠的奏对,说出了开玉泉水以通漕运对于北方战事的重要性:“为保证战事所用粮饷,先得把华北地区的粮食运至燕京,再北上转运。要保证华北到燕京漕运的畅通,关键是设法实现通州至燕京通航。”在讲述“四海测验”时,作者这样描述了大都的地位:“随着忽必烈军队在长江以南的节节胜利,政治中心自然向这里偏移。坐拥中原和江南,使这座城市在风头上已经压过上都。”在讲述“授时于民”时,作者这样阐释了“时”与“民”的关系:“战争即将结束,和平的光亮漫向每一寸土地。不仅农人要依时而种、依时而收,分工越来越细致的五行八作,交通、驿馆、军队、朝廷,无不需要年月日以至更精确的时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