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语|阿拉伯有绚丽多姿的语言文学,最有特点的就是灵活多变的闪语

在阿拉伯时代,特别是在哈里发帝国全盛时期,阿拉伯语成了阿拉伯民族相互交流和创造、传播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成为阿拉伯文明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阿拉伯语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使自身不断丰富的变化过程。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阿拉伯人尽管生产方式落后,社会生活单调,但他们却创造出了十分丰富的语言。例如关于骆驼,阿拉伯人仔细观察了骆驼的各个品种、生长阶段、骆驼的肉、高矮、肥瘦、声音、毛色、反刍后,创造了许多专有词汇来说明和形容,以致在阿拉伯的分类词书《词典类编》里有关骆驼一类的词语就达176页之多。同时阿拉伯人还吸收了一些外来语,使阿拉伯语的词汇量扩大。
 阿拉伯语|阿拉伯有绚丽多姿的语言文学,最有特点的就是灵活多变的闪语
文章插图
如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恶魔撒旦、地狱等词汇就是在这一时期输入阿拉伯语中的。阿拉伯文字在公元4、5世纪时由西亚的阿拉美亚文字演变而来,阿拉美亚文字则起源于古代雕尼基文字。阿拉美亚文字后来演变为两个分支:一是古叙利亚文(以后它又演变成汉志文,再演变成库法文),二是纳斯赫文。这两种文字就是伊斯兰教产生前后阿拉伯人使用的文字,古叙利亚文变成的库法文通常用来书写伊斯兰教经典,后来也被用来装饰清真寺和货币;纳斯赫文主要用于日常写书信。
 阿拉伯语|阿拉伯有绚丽多姿的语言文学,最有特点的就是灵活多变的闪语
文章插图
伊斯兰教产生之后,随着阿拉伯人征服范围的扩大和眼界的开阀,阿拉伯语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语。如波斯语就是被吸收得最多的一种外来语。波斯被阿拉伯人征服后,绝大部分波斯人改学了阿拉伯语,同时又用自己传统的语言影响着阿拉伯语。从另一角度看,阿拉伯人在征服了比自己文明程度高的波斯地区后,目睹了许多在游牧地区从未接触过的新事物,因而接受了许多新的词语,使阿拉伯语包括了丰富的波斯词汇。如以前阿拉伯人几乎从未使用过的水壶、丝织品、绸缎、珊瑚、糖果、磨香、珠宝、炉灶、外衣、医院、秤、账薄、拐杖等词语,都是直接使用的被斯语。
 阿拉伯语|阿拉伯有绚丽多姿的语言文学,最有特点的就是灵活多变的闪语
文章插图
这种情形到了阿拔斯朝更加突出,这时因为民族融合进一步加深,语言的隔阅更少,从而使更多的波斯词汇掺进了阿拉伯语中,如西瓜、肉汤、铲子、交叉路口、饮料、行政机关、年金局等。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语言也广泛地融合进了阿拉伯语中。流行于伊斯兰世界的阿拉伯语里有不少是希腊、罗马传入的外来词语,如镜子、尘埃、解毒药、关节炎、李子等。伊斯兰时代的阿拉伯语也受到了印度语言的影响,吸收了不少来自印度的词汇。在《古兰经》里就曾提到一些阿拉伯化的印度词语,如姜、樟脑。后来阿拉伯语中又汇入了一些印度的动植物名词,如赐鹉、胡椒、竹子等。
 阿拉伯语|阿拉伯有绚丽多姿的语言文学,最有特点的就是灵活多变的闪语
文章插图
同时,一些印度修辞学的观点也由印度人带进了阿拉伯社会。如阿拔斯朝流传着一篇印度人关于修辞学的文章,其中谈到了讲演时的修辞规则:“修辞最重要的是掌握修辞手段。它要求讲演人从容不迫,举止稳重,不东张西望,要用词得体……对词句不要过分修饰,更不要咬文嚼字……“这段话后来被译成了阿拉伯文,用“因时制宜,见机行事”的题目写进了阿拉伯语修辞学著作中。由于阿拉伯人不断大量地吸收外来语,使阿拉伯语词汇数量大大增加,表达的意义更为广泛。
 阿拉伯语|阿拉伯有绚丽多姿的语言文学,最有特点的就是灵活多变的闪语
文章插图
哈里发帝国形成后,阿拉伯语成了官方通用的语言,非阿拉伯居民或为了求得生存而被迫学习阿拉伯语,或为了信仰伊斯兰教而主动学习阿拉伯语,使阿拉伯语在阿拉伯世界广泛流行,被各族人民用来作为表达自己的宗教意识、社会观点和立法概念的重要工具。其他各民族的语言有的在阿拉伯世界逐渐消亡,如叙利亚语、罗马语、埃及的科普特语等;有的虽未消亡,但其使用的空间范围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如波斯语便是如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阿拉伯研究问题、著书立说、跨诗作赋、歌唱辩论都是使用阿拉伯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