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胶总黄酮含量并非越高越好 需警惕造假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中国消费者报采访人员 孙燕明 文/摄
在蜂胶产品中 , 发挥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的物质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 。 时下 , 某些蜂产品企业宣称 , 蜂胶产品总黄酮含量高达8%至9% , 甚至达到10%以上 。 果真如此吗?
中国蜂产品协会名誉副会长、蜂胶专业委员会委员吕泽田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长期以来 , 某些企业为了牟取利润 , 肆意炒作蜂胶产品的总黄酮含量 , 实际上毫无意义 。
如果蜂胶产品总黄酮含量达到8%以上 , 所使用蜂胶乙醇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应达到26.7%以上 。 事实上 , 总黄酮含量大于25%的蜂胶乙醇提取物仅占总量的15%左右 , 如需要数量较大 , 很难有足够保证 。 因此 , 要使总黄酮含量稳定保持这么高的水平 , 难以做到 。
他进一步指出 , 蜂胶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功效 , 就在于它复杂的组织结构和对人体的综合作用 , 这不是黄酮类化合物所能独立担当的 。 单纯宣传蜂胶产品总黄酮含量越高越好 , 是对蜂胶本质的割裂与曲解 , 这种炒作不科学、不严肃 , 也不符合实际 。
蜂胶总黄酮含量并非越高越好 需警惕造假文章插图
蜂胶产品总黄酮含量并非越高越好
蜂胶是工蜂采集胶源植物树脂等分泌物与其上颚腺、蜡腺等分泌物混合形成的胶粘性物质 。 人类利用蜂胶的历史 , 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 , 那时人类就己经发现蜂胶对蜜蜂的重要保护作用 。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华夏香山蜂蜜研究所所长许正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人员采访时介绍 , 目前 , 已从蜂胶中分离鉴定出10多类300多种有效成分 , 包括黄酮类、萜烯类、有机酸类、糖类、芳香醛类、酯类、醇类 、酶类、氨基酸、矿物元素、维生素等成分 。 五六万只的蜂群一年只能生产蜂胶100至150克 , 被誉为“紫色软黄金” 。
“蜂胶产品中总黄酮含量的多少取决于蜂胶原料总黄酮的含量 。 ”吕泽田介绍 , 由于不同产地、不同树种、不同季节的蜂胶原料中总黄酮含量存在差异性 , 造成蜂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也不同 。 因此 , 蜂胶产品中蜂胶含量与总黄酮的多少并不成正比 。 同时 , 蜂胶中总黄酮含量有一定范围 , 超出这个范围显然不正常 。
那么 , 蜂胶产品中总黄酮含量到底多少才算正常?
吕泽田解释说 , 以市场销量最大的蜂胶软胶囊为例 , 一般蜂胶含量占30%左右 。 按照使用总黄酮含量不同的蜂胶乙醇提取物计算 , 约40%的蜂胶产品总黄酮含量为4.2%至6.2% , 约45%的蜂胶产品总黄酮含量为6.3%至7.2% , 总黄酮含量超过7.2%属于极少数 。
为何有些蜂胶产品的总黄酮含量异常高?吕泽田分析说 , 有些蜂胶产品总黄酮实际含量并不高 , 没有检测数据支持 , 而是人为虚假拔高 。 有些企业利用消费者不了解蜂胶原料与产品的关系 , 用蜂胶原料总黄酮的检测报告冒充蜂胶产品的检测报告 。
吕泽田表示 , 为提高蜂胶产品的总黄酮含量 , 有些企业在产品中添加人工提取的黄酮物质 , 藉此提高总黄酮含量 , 并不考虑所添加的黄酮类物质的种类、数量、比例是否恰当 , 以及是否符合量效关系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研究员吴崇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 。 有些企业为了提高生产的蜂胶总黄酮含量 , 人为添加甘草、蜂花粉等高黄酮含量的物质 , 从而破坏了蜂胶成分的原有配比 。
蜂胶产品中是否总黄酮含量越高越好?吕泽田解释说 , 总黄酮含量仅是蜂胶产品的一个标志性成分指标 。 除总黄酮外 , 蜂胶还含有萜烯类和有机酸等多种功效成分 , 总黄酮含量高并不意味其他功效成分也同比例提高 。
蜂胶的保健作用是多种功效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 例如 , 萜烯类化合物的很多作用与黄酮类化合物重叠 , 还有些作用是黄酮类化合物所不具备的 。 还有多种活性酶、多种有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 而并非只有黄酮类化合物在起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