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哈啰的时间不多了( 二 )


另一方面 , 美团和滴滴反过来给单车业务带量 , 也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
而哈啰单车不仅需要单打独斗 , 还需要自负盈亏 。
哈啰单车从三四线城市崛起 , 一直以来都是走的精细化运营路线 , 但即便如此 , 哈啰依然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 只能靠融资维持 。 值得一提的是 , 共享单车多次提价 , 哈啰的价格已经上涨50%-100%不等 。
同时 , 在美团本地生活和滴滴大出行的协同下 , 单车业务规模也不断扩大 , 侵蚀掉了单打独斗的哈啰单车业务 。
易观此前发布的《2020中国共享两轮车市场专题报告》显示 , 滴滴旗下青桔单车小程序目前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3491.6万 , 超越哈啰出行居于榜首 , 哈啰为3153.2万 , 美团单车为2262.4万 。
同时 , 哈啰在订单交易指数上的优势也逐渐被青桔取代 。 《报告》显示 , 青桔单车今年10月的订单交易指数达到了42.5 , 而哈啰仅为37.6 。
哈啰的电单车业务 , 即便是能够实现盈利 , 也要考虑到前提是企业经营成本其他业务在承担 , 自身可能并不客观 。
《华夏时报》今年4月份报道 , 哈啰出行的电动车租售业务(哈啰车服)人员优化比例很大 , 且业务架构大面积调整 , 供应商和经销商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 哈啰在2018年急剧扩张后 , 2019年内部管理混乱 , 导致人才流失和业务停滞 , 后期高层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开始梳理业务线 , 聚焦两轮出行业务 。
对于一个“唯一”盈利的业务 , 出现如此大的变动 , 不仅让人怀疑 , 哈啰电单车真的赚到钱了吗?
当共享单车度过了疯狂的资本热潮后 , 市场期望缩水 , 对于哈啰单车的结局只有两个 , 一个是像摩拜和小蓝一样“卖身” , 依附巨头充当流量入口 , 或者业务协同 。 另外一个就是精打细算 , 勉强能够做成一个并不是很赚钱的小生意 。
当然 , 哈啰还可能会继续尝试新业务 , 只是留给哈啰的时间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