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与许多其他民间宗教信俗一样,“送王船”曾于建国后一段时间式微,只在闽南少量地区、台湾、东南亚等地有所传承。并且因为越来越多渔民、船民上岸居住,加之传承人断代,送王船的许多仪轨和程序或失传或缺漏,已不再原生、完整,甚为可惜。
近年来,得益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以及海内外交流的逐渐频繁,这一信俗的历史信息不断得到补充和印证,大体上得到了恢复,并与时俱进,形成更有活力的信俗文化。得到更好继承的送王船活动,影响范围也从水岸之间逐渐扩大到陆地,醮典的内容和祈求的愿望也不再局限于驱瘟除疫,祛邪、避灾、祈福、吉祥好运成为人们的普遍诉求。
文章插图
哪吒鼓仪式
【 王爷|非遗“送王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直击九龙江进发宫“送王船”
文章插图
九龙江进发宫 “送王船”仪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个案,尽管借鉴整合了其他地区的可以做法,这仍是目前已知仅存的闽南内河王醮遗存。进发宫送王船仪式的目的是:“通过祭水府神明,安抚水中遇难的孤魂,祈求水上靖安和渔发利市”。
与普遍迎王、宴王、送王集中在一个月内举行的地方不同,进发宫的“送王船”仪式分为“询平安(向神明询问所请王爷的数量和姓氏)、请平安(迎请水府神祗及外海王爷到庙坐镇、代天巡狩,为一方信众解厄赦罪赐福)、送平安王”三大阶段,分别在农历二月、三月和九月,询平安是向神明询问所请王爷的数量和姓氏;请平安是指迎请水府神祗及外海王爷到庙坐镇、代天巡狩,为一方信众解厄赦罪赐福。
最核心的“送王”之所以安排在九月,是因为进发宫信仰的主公九天玄女圣诞在九月十二,九月十三就是烧王船的日子。进发宫王醮每年都举行,但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固定周期:每三年为一个循环,第一年做一天王醮,第二年二天,第三年三天,以此类推,周而复始。此处的王醮主要是指烧王船之前的坛醮祭祀活动。因为年年举办,进发宫“送王船”逐渐成为当地社区一年中最隆重的民俗庆典。
从文首的“三朝王醮”可以看出今年是固定循环的第三年,要做三天王醮,最是热闹。斋醮的同时,有一系列重要且具有象征意义的筹备工作要做:搭船寮——造王船,立灯蒿——在长竿上挂灯以指明方向,起鼓——哪吒鼓乐开始演奏。哪咤鼓乐一开,将伴随送王船全过程,是闽南地区王醮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纳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哪咤鼓乐因唱词中有“觐请哪吒三太子”而得名,演奏时身穿白短褂的乐人手持海碗大的鼓,一边敲鼓一边吟唱闽南语曲调,有消灾去厄祈福的美好寓意。
农历九月十二日(10月28日)进发宫地处漳州市中心的江滨公园,因早早立起彩旗华盖,张灯结彩,正一道士从早至晚斋醮,鼓乐唱念不断,周边信众不时结伴而来拜神献祭,现场节庆氛围十分浓厚,吸引许多行人和民俗爱好者驻足观赏。
农历九月十三日(10月29日),进发宫请来的道士会专门做“请王送瘟修醮谢恩祈安植福法会”,上午拜本坛王爷,下午拜王船头(还要做出划船的动作),接下来王船就要起航了。约在晚上4、5点,点缀着霓虹灯、长约七八米的纸扎彩船从存放的帐篷里由数名身穿宝蓝长衫、头戴黑色礼帽的男子抬到平板船上,然后平板船载着王船驶入江中,在江心一个小岛上举行名为“祭孤”仪式,结束后王船缓缓驶向目的地,一个距离两岸都很远的特制平台,王船被安置在了平台上,人们翘首以盼的烧王船时刻即将到来。约摸半小时后,历经最后的斋醮祭祀,王船被点燃,只是一瞬间,王船的中部升起笔架山一般壮烈的火焰,并很快蔓延到王船的四周,熊熊的火光照亮了一方江水。至此,标志着瘟疫、厄运被送走了,王爷完成了他们的使命,今年的王醮进入尾声。
- 清朝有一“特殊”宝贝,只能三个人用,王爷用了照样砍头
- 对话非遗人:赫哲族传统服饰
- 非遗年画进社区 传统文化迎新年
- 凉州区永昌镇:非遗传承从培养“娃娃徒弟”开始
- 【非遗五进】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 【节目预告】让昆曲回归松江让非遗绽放光彩
- 妙玉的成窑杯流入忠顺王爷手中,其公主身份瞒不住,害贾府被抄家
- 向阳生长--陀乐乐团的非遗世界音乐之路
- 剪红纸,迎新春,天元中学举办非遗剪纸活动
- 人人都是非遗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