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非遗“送王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昨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
2011年,“闽台送王船”这一民间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9年,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将“送王船”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王爷|非遗“送王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章插图
“庚子科三朝王醮:九月初九,中坛元帅圣诞结坛,搭船寮;九月初十,请王,三坛罗坛,立灯蒿,起鼓;九月十一,早晚朝科,三坛罗坛;九月十二,主公玄女圣诞,早晚朝科,三坛罗坛;九月十三,三坛罗坛,送彩船,做外敬;九月十四,合会补运。”今年的农历九月,又是福建漳州九龙江上仅存船庙——进发宫最热闹的时候,因为一年一度的民间信俗“送王船”仪式正在举行,对于进发宫及其信徒而言,这是不啻于春节的重大典礼活动。
闽南 “送王船”信俗文化的发展
闽南,主要是福建的厦门、漳州和泉州地区,因地处福建东南沿海而自古形成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滨海地域文化,渔业、航运、造船、水产等相关行业发达,并衍生出以渔民为主要信仰群体的民间信俗,其中最有名的除了妈祖信俗,便是王爷信俗。事实上,王爷崇拜已遍及福建全境、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只是闽南的信俗活动更具规模和影响力。
王爷信俗的诞生与闽南先民送瘟驱邪的诉求息息相关。最初的王爷,其实是指瘟神。大约在南宋时期,“瘟神”由病死的“疫鬼”演变为“疫鬼的管理者”,取瘟王之意而被称为“王爷”,他可以“代天巡狩”,防止所到之处病疫和邪祟的发生。再后来,一些历史人物也被老百姓奉若神明而进入到王爷的序列中来,王爷的神职亦变得更多元,除了驱除瘟疫,还被赋予了祈福禳灾、保境安民、护佑子孙等职能,俨然一个族群的守护神。王爷多有姓,据不完全统计,闽南民间供奉的王爷超过百姓,王爷的数量可见一斑。
 王爷|非遗“送王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章插图
由王爷信仰发展出一种配套仪式——“王(爷)醮”,或“王(船)醮”,醮即设坛祭神的仪式,而“送王船”正是其中的核心环节和高潮部分,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送王船”其实就是“王醮”的通俗说法,又称“烧王船、王船祭”。“送王船”这一仪式或信俗活动一般在闽南的渔民、船民中比较盛行,多在沿海、沿江的渔港、渔村等临水处进行,寓意通过祭祀以王爷为代表的神灵,达到祈福禳灾、赐福保安的目的。仪式用盛满祭品的纸船送王爷从水上离开,象征其押送瘟疫和灾祸远离家园,烧掉纸船则象征祛除瘟疫、灾祸、邪祟。送王船、烧王船将醮典推向最高潮,也标志着整个仪式的终结。也有学者认为,“王醮”实际上是人们对“瘟醮”的雅称、吉称,因其肇始于送瘟神的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送王船”即取“送瘟船”之意。
 王爷|非遗“送王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章插图
“送王船”信俗最早可追溯至明初,晚明以后盛行于厦漳泉滨海地区,一般由当地的民间信仰宫庙(如著名的厦门龙珠殿、泉州富美宫)牵头,组织周边渔民和船民参与仪式活动的筹备和实施,有专门的《送船科仪》或《送彩科仪》。王醮的过程十分繁复,约略由迎请王爷、宴飨王爷、恭送王爷三大部分组成,送王仪式尤其隆重和关键,烧王船的场面十分壮观,震撼人心。
王船,由于制造王船(多为竹木为骨、真船大小的纸扎彩船,也有直接制造木质真船的)、准备祭品(香烛金纸、牺牲糕果)、请道士作法(有的还要请戏班)等耗资较大,清人甚至以“穷其奢华,震轰炫耀”来形容王醮的盛况,故而“送王船”一般每三年举办一次,现在漳州港石坑社区保泉宫则是每逢丑、辰、未、戌年举行。在送王船的具体时间上,闽台和东南亚各个地方不尽相同,即使是厦漳泉三地亦不一致。这与寺庙主祀王爷或神灵的圣诞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