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曾经是“莫言”的忠实粉丝,当年为寻找莫言作品而四处搜罗


 莫言小说|曾经是“莫言”的忠实粉丝,当年为寻找莫言作品而四处搜罗
文章插图
笔者抄写的莫言小说
文:葛维屏
收拾家里的旧书、旧报纸,找到一堆练习簿,捆在一起,看上去,边上的钉子已经磨灭了形状,锈迹斑斑,封面都已经脱落,狼狈不堪,显然是经过潮湿的侵袭之后留下的后遗症。
打开其中一册,发现上面写着“莫言”的字样,翻开第一页,是自己当年工工整整所抄写的莫言小说的文字。
 莫言小说|曾经是“莫言”的忠实粉丝,当年为寻找莫言作品而四处搜罗
文章插图
这个小说,就是莫言的中篇小说《红蝗》的部分内容。
当时这个小说刊登在《收获》杂志上。我从学校的图书馆借了一堆杂志,记得那一阵子的《收获》杂志里还有苏童、孙甘露的小说,但在当时的眼光看来,那些小说,全是垃圾,只有莫言的小说,在那一堆杂志里鹤立鸡群,高标独立。
 莫言小说|曾经是“莫言”的忠实粉丝,当年为寻找莫言作品而四处搜罗
文章插图
当时的感觉,莫言是划时代的,他的小说,与同时期的作家叙述笔法完全不同,他比同时代作家不是高一个级别,而是多一个维度。用莫言比较其他作家,相当于现在流行的说法叫“降维打击”,其他作家在莫言的雄风之下只能雌伏状呆着。
说莫言小说是字字珠玑当不为过也。
 莫言小说|曾经是“莫言”的忠实粉丝,当年为寻找莫言作品而四处搜罗
文章插图
后来同事知道我喜欢莫言的小说,把一本刊有莫言惊世骇俗之作的《透明的红萝卜》的《中国作家》1985年第一期送给了我。
 莫言小说|曾经是“莫言”的忠实粉丝,当年为寻找莫言作品而四处搜罗
文章插图
《透明的红萝卜》是第一部彰显莫言个性的小说,在这篇小说里,莫言超越了他过去习惯的纯粹白描的手法,开始动用多种写作技巧,来改变白描小说的天生弱点。
 莫言小说|曾经是“莫言”的忠实粉丝,当年为寻找莫言作品而四处搜罗
文章插图
这本质上决定了莫言的原本风格是中国的,因为中国文学是以白描见长的,而莫言的创新之处是在白描中加进了感觉中的色彩、感受中的意象描写,从而使他的白描为基础的文学作品里,依然充斥着可见可观的感觉、动感这类描写。这让他与其他作家的风格拉开了距离。
可以说,莫言把中国的传统描写手法,在一个畸形的道路上添枝加叶,叠床架屋,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望洋兴叹的高度。
 莫言小说|曾经是“莫言”的忠实粉丝,当年为寻找莫言作品而四处搜罗
文章插图
在莫言的写作手法之前,各路作家都相形见绌,不堪一击。
《透明的红萝卜》不是莫言的最好的作品,这个小说的语言,毕竟是他首开先河的作品,还显得有一些拖泥带水,柔弱有余,刚性不足,直到《红高粱》的出现,莫言的语言才以它简洁的力道,所向披靡,刚劲十足。
 莫言小说|曾经是“莫言”的忠实粉丝,当年为寻找莫言作品而四处搜罗
文章插图
当时家里有一本《新华文摘》,里面转载了莫言的《红高粱》。开始时也没有在意,看那文字,像是通俗小说,等得细看时,彻底地被这个小说折服了。
 莫言小说|曾经是“莫言”的忠实粉丝,当年为寻找莫言作品而四处搜罗
文章插图
莫言小说|曾经是“莫言”的忠实粉丝,当年为寻找莫言作品而四处搜罗】现在在这本杂志上还可以看到当时努力想搞懂莫言为何在语言上技高一着的原因而留下的粗粗浅浅的笔迹。
 莫言小说|曾经是“莫言”的忠实粉丝,当年为寻找莫言作品而四处搜罗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