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客官,打尖还是住店?”古代小二为什么总提“打尖”,有何意思

引言
明代诗人王叔承曾在《竹枝词十二首》中诗曰:“杨柳青青酒店门 , 阿郎吹火妾开樽” 。仅凭杨柳树、酒店门、阿郎和妾女这几个要素 , 酒店(客栈)红火的生意和热闹的场景就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
客栈的热情如“阿郎吹火妾开樽” , 出门在外 , 这无异于让他乡流浪者感到回到了家 。古代虽然没有身份证制度 , 但在宗族、村社等小集团的影响下 , 除了军队、驿员(相当于专为官方服务的快递员)、商人、流官、被流放者、隋唐之后的考生等可以出远门 , 其他人基本上不行 。
商鞅|“客官,打尖还是住店?”古代小二为什么总提“打尖”,有何意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只要有人出门在外 , 驿站和客栈等行业就会随之出现 。武侠小说和影视剧中经常出现“大侠”或主角落脚客栈的场景 , 在他们未住进去之前 , 第1个见到的是上前迎接的小二 。非常奇特的是 , 小二们的口号几乎一致 , 都问来者曰:“客官 , 打尖还是住店?”
“住店”可以理解 , 那么“打尖”的含义是什么?一、古代的酒店
据史料记载 , 春秋时期便有客栈(酒店)的出现 , 到战国时 , 其规模更加宏大和体系完整 。比如 , 经常奔波在外的吕不韦就一直落脚在客栈中 , 而不是在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别墅” 。
发展到汉代 , 客栈的规模进一步增大 , 种类也随之增多 , 包括官办和民办 , 民办里又有商家、家庭和宗族等的区别 。在城市中 , 统一将之称为“谒舍” 。《汉书·食货志》曰:“商贩、贾人坐肆、列里区谒舍…”其描述的就是普通人员居住的非官方客栈 。
商鞅|“客官,打尖还是住店?”古代小二为什么总提“打尖”,有何意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官方的旅馆一般称之为“传舍” , 只有官员才有资格居住 。
那么 , 住宿需要哪些手续呢?二、不是随便就能入住客栈
《大秦帝国》中就有商鞅住宿的画面 。经商鞅对秦国的改革 , 全国上下住宿一律采取身份认证 , 内容包括“身份识别”和“介绍信”等 。
秦孝公死后 , 秦国的旧贵族卷土重来 , 欲要将商鞅粉身碎骨 。迫于无奈 , 商鞅只能四处逃窜 。途中 , 他就因为没有介绍信和身份识别的证物而不能住宿和出城 , 最终被秦军抓住 。
商鞅|“客官,打尖还是住店?”古代小二为什么总提“打尖”,有何意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到隋唐后 , 用于识别个人身份的器具已经发展为牙牌、门券、路引、鱼符等众多的小东西 。由于没有扫描技术 , 所以这些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东西也经常出现假冒和伪造 。
不过真实情况并没有那么乱 , 官员或商人出差之前 , 通常都必须要得到官方的认可 , 用于证明他们的身份的小东西也由官方统一配发 , 包括“符卷”、“符节”等 , 后来还出现了“信牌”、“驿卷”等 。
此外 , 客人留宿的地方都留有详细的记录 , 古人称之为“店薄”或“店历” , 官方只要通过查阅这两本书 , 就可以知道留宿者的信息和动向 。
所以 , 在统一的身份证明和客栈记录的双重作用下 , 外出者很难身份造假 。马可波罗游历中国期间 , 曾在此后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记录了自己所见到的住宿情况 , 将客栈老板认证身份和撰写簿子的事都说得很清楚 , 认为店老板会详细地记载客人的住宿时间 , 并会将之交于官方审核 。
商鞅|“客官,打尖还是住店?”古代小二为什么总提“打尖”,有何意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商鞅|“客官,打尖还是住店?”古代小二为什么总提“打尖”,有何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