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以人为本,构建智能制造新体系( 四 )


(5)生态
未来 , 企业竞争力不局限于企业内部效率的提升 ,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的竞争 。 除了企业做好内部智能化升级改造以外 , 还需要与价值链上的合作方深度合作 , 通过企业与供应链、消费者等利益攸关方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整合 , 推进生态化乃至社会化的合作模式 。
比如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技术构建新生态 , 实现社会化的泛在连接、深度协作、高效配置、弹性供给 , 提升企业竞争力 , 提高社会资产的运转效率 。
(6)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企业不能只顾自身发展而影响社会和环境 , 一定要坚持绿色生产、可持续性发展 , 利用先进技术与管理 , 最大程度地降低物质浪费和避免环境污染 , 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 向绿色转型要出路、向生态产业要动力 , 实现人与社会、环境和谐、健康的发展 。
比如通过数字孪生、人工智能、3D打印、预测性维护等新技术 , 实现智能研发、智能生产、智能管理、智能服务等 , 减少试制次数、降低废品率、减少能耗与物资浪费等 , 实现低碳、绿色、人与环境友好的研发、生产与服务 。
3.六阶模型的环形表达与实践
企业|以人为本,构建智能制造新体系文章插图
图3是以阶梯渐进的形式表达了智能制造模型 , 我们也可以以环形的形式对该模型进行表达 , 从图4中可以更明显地看到 , 这是一个以人为本、动态演进的体系 。 演进范围是由小到大 , 从外在到内在 , 从体力到脑力 , 从减压到赋能 , 从初级到高级 , 从个体到组织 , 从企业到社会 , 再到环境逐渐发展的过程 , 与“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的东方哲学思想也高度吻合 。
作为成立18年的工业软件公司 , 兰光创新不仅仅提出了这些理论体系 , 在软件研发与项目实施中也是充分遵循这些理念 , 以设备联网、MES制造执行系统等软件为载体 , 以人为本 , 站在利他、助人的角度将软件尽可能设计得人机友好、高效实用 , 还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 , 基于信息流驱动业务流实现协同准备、智能决策等方式 , 将人员从重复、低级、易出错等环境中解决出来 , 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 ,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 这些软件系统已经在航空航天等数百家企业中得到成功应用 , 很好地助推了这些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
结语
智能制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 核心主体不是机器而是人 , 构建智能制造系统不是要换掉人 , 而是要帮助人 。 少人化是外在表现 , 但不是最终目的 。 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过程中 , 远非购置设备那么简单 , 一定要结合先进技术理念 , 勇于探索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之路 。 首先要突出东方文化 , 增加人文因素 , 做到以人为本 , 体现利他之心 , 站在帮助员工、帮助合作伙伴乃至有利于社会与环境的角度考虑问题 , 然后充分利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 , 解放人的体力与脑力 , 赋能与拓展人的能力 , 发挥协同的优势 , 促进人与企业的创新 , 打造紧密型的社会化合作生态 , 最终实现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 , 构建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 , 这才是发展智能制造的初心与最终目标 。
如果仅仅停留在“机器换人”视角、停留在人工智能等纯技术环节 , 而没有帮助、激发人这个企业中最具价值的主体 , 智能制造很可能就本末倒置了 , 很难取得理想的实施效果 。
(作者:朱铎先 , 北京兰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王柏村 ,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博士后)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23期)
企业|以人为本,构建智能制造新体系文章插图
2020年第2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