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以人为本,构建智能制造新体系

文|朱铎先 王柏村
当前 ,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智能制造定为企业发展战略方向 , 但很多企业过多地聚焦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机器人、自动化产线、MES制造执行系统等智能制造具体的使能技术上 , 甚至提出了“机器换人”“无人工厂”等口号 , 这种做法可能与智能制造的初衷背道而驰 。 如果将“机器换人”“无人工厂”等当成转型方法论 , 则忽略了智能制造系统中人这个主体 , 容易使得智能制造陷入表面化、工具化 。
美国西北大学Jonathan R.Copulsky教授在《技术谬论:人是数字化转型的真正关键》一书中写道:“许多企业的领导人错误地认为 , 数字化技术才是商业出现巨变的原因 , 于是他们坚信在企业内推行数字化技术是最佳解决方案 。 实际上 , 文化、组织、战略、领导力和人才等因素远比技术更为重要 。 如果企业的组织形态过时了 , 尖端技术的推行几乎不可能带领他们达成所愿 。 ”
因此 , 智能制造绝对不仅仅局限于新技术的应用 , 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 是转思想、转战略、转战术、转手段以及企业文化的重塑 。 归根到底一句话 , 智能制造系统的核心不是技术本身 , 而应该是人 。
人是智能制造系统的核心
实际上 , 重视并强调人在智能制造系统中价值的观点在很多国家智能制造战略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 只不过还没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
【企业|以人为本,构建智能制造新体系】1.德国:工业4.0重视人的价值
2013年 , 德国在推出工业4.0战略时 , 在制定的落地八项行动中 , 有六项行动与人有关 。 第一条是标准化和参考架构 , 这是纯技术问题 , 是解决众多企业如何通过标准化定义与灵活架构而进行高效集成的问题 。 第三条为工业建立全面宽带的基础设施 , 是IT基础的问题 。 除此之外 , 其他六条都是与人相关的 , 比如第二条管理复杂系统 , 是担心和解决众多文化水平不高、岁数偏大的员工如何适应和掌握复杂系统的问题 , 这是制造业很现实的问题 。 第四条是安全和保障 , 这里面除了设备安全、系统安全以外 , 人身安全是首要的 。 第五条是工作的组织和设计 , 通过组织架构、工作优化、流程管理等让员工更高效地工作 。 第六条是培训和持续的职业发展 , 以员工为中心 , 通过培训、培养助力员工的职业发展 。 第七条是规章制度 , 是指企业如何建设与工业4.0相匹配的规章制度 。 最后一条 , 是资源利用效率 , 是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在内的一切资源高效、绿色、健康地利用 。 从中可以看出 , 工业4.0并不是全都聚焦在新技术 , 德国对人的价值非常重视 。
2.欧盟:“未来工厂” 强调以人为中心
2009年开始启动的“未来工厂”计划 , 是欧盟在制造业领域投资最大、影响力最深远的一个独立研发计划 , 汇集了英、德、法、意、西、瑞典等国上千家知名工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协会 , 代表了欧盟众多国家及社会组织的当前观点与发展思路 。 “未来工厂”强调通过自动化、数字化、工艺改善等多方位举措 , 着眼于智能制造中的劳动力 , 建立人在生产和工厂中的全新定位 , 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制造 , 并实现企业与员工、顾客、合作伙伴、社会及环境的友好 。
3.美国:人是GE工业互联网的三要素之一
2012年 , 美国GE公司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 , “希望通过生产设备与IT相融合 , 目标是通过高性能设备、低成本传感器、互联网、大数据收集及分析技术等的组合 , 大幅提高现有产业的效率并创造新产业 。 ” GE将工业互联网分解为三要素:智能机器、高级分析、工作人员 。 由此可见 , 即便是秉承技术导向的美国公司 , 也强调通过人在回路 , 实现人机协同 , 人是工业互联网的三要素之一 。 相反 , 如果过度强调技术而忽视人的价值 , 难免会付出代价 。 被称为“硅谷钢铁侠”的埃隆·马斯克 , 曾将特斯拉位于加州的工厂几乎全部自动化 , 但由于过度自动化导致Model 3车型无法快速量产 , 企业陷入困局 。 经过反思 , 2018年4月 , 马斯克发布推特称:“特斯拉工厂的过度自动化是个错误 。 确切地说 , 是我的错误 。 人的价值被低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