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信仰,世间有不同的见解。很多人认为,有信仰是活一辈子,没信仰也照样活一生。对这样的观点,我们能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探讨,比如说社会学的、哲学的、心理学的,应该说,在各种各样的方面,都曾有学者研究过。
文章插图
其实,这样的观念是将信仰和生活割裂开的认识。很多人的想法就是这样的,有信仰也叫生活,没信仰也能生活。同时,生活中的确也存在这样一部分人,他们有信仰,也在坚持为自己的信仰做些什么,但是,他们所做的就是心里面在想在净化自己的内心,却没有在生活的层面上用自己的信仰知道自己的行为。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信仰和生活也是割裂的。其实,这与没信仰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的。
文章插图
世界上有几大宗教系统,也有其他的科学信仰。佛家当然希望有更多的人受到佛法的感召和指引。但对于有其他信仰的人,他们自有他们的道理,毕竟,有信仰和没有信仰,对一个人的生活是有很重要的影响的。只不过,,我们要在入世中坚持信仰,体会信仰对我们的好处。许多误解了宗教信仰的人,认为它们是避世的,是消极的。这是一种由于对信仰的不了解而造成的曲解。佛教的教义本质就是入世的,而不像很多人理解的“遁入空门”、不理世事。如果这样,我们又怎么能做到普度众生?佛法,从来不是躲在一间小屋子里。冥思苦想就能参悟的。
文章插图
佛教是讲“因果”的,可我看到,即使是我们的佛门弟子,也是在“倒因为果”,更别说不了解佛教的世俗人了。这个“倒因为果”的现象是怎么来的呢?根本就在于没有理解佛教入世的修持方法,而仅仅将一些初级的入门法门,比如打坐观想等等个人入门的行为,就当作了修持,就当成是悟道了,这是不对的。真正的悟道,是要在入世中获得的。佛陀悟道,是在经历了种种苦修之后才洞悉了宇宙和人生的真谛的。他将他悟到的真谛以各种形式传递给了弟子们,逐渐形成了可以流传的经典、法门等等。而这些,是“果”,不是“因”。
文章插图
“因”是佛陀在苦修过程中见到了人的老、病、死,从而思考人往何处去;见到了人生的苦难,从而思考人的解脱。同时,这个“因”也在于佛陀在悟道的过程中经历的磨难。比如,在他于菩提树下禅定七天之前,曾进行过多年的苦行,甚至每天仅仅吃一点点食物,也就是佛经里说的“日食一麻一麦”,甚至最后绝食修行。但是,这并没有让他领悟解脱之道。佛陀为追寻人的智慧、快乐、解脱,是进行了艰苦实证的。而这些艰苦,则是佛陀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的“因”。
文章插图
而我们呢?我们恰恰“倒因为果、倒果为因”了。我们看了些佛经,了解了一些修持的法门,就去以它们为“因”,想用自己的修持,用它们去求证佛果。很多人不是这样吗?佛经上这样说,他就觉得自己理解了,就打坐、念经,以为这样就能求得果位了。岂不知,佛经上说的已经是“果”了,而我们要做的,是用自己的“因”,去求证这个“果”。当我们求证得到时,这个“果”才是我们自己的是佛法的,而不是谁说的。这个求证的过程,就是入世的过程。这个用自己的“因”的概念就是说我们从一开始,就要知道佛法是入世的,是要我们去做的。正因为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以为躲进小楼,或者单独在一间小屋中“清修”,就能修成佛了。
- 宋江既然甘心被刺配江州,为何要在浔阳楼题反诗?只因他发现……
- 梁武帝和达摩切磋佛法,想得赞赏,达摩你,佛法一般,没有功德
- 任翰:在入世与出世间徘徊的才子
- 为什么水浒传里的好汉都吃牛肉
- 这场独奏音乐会,杨雪霏要在古典吉他上描绘诗情画意的中国
- 古代“秋后问斩”,指的是立秋还是秋分?为什么要在秋后问斩
- 胡说还是实锤,游牧民族为何要在脸上"贴金",自称黄帝后裔?
- 神话传说|胡说还是实锤,游牧民族为何要在脸上"贴金",自称黄帝后裔?
- 农历十一月十五普佛法会,真心忏悔消业障
- 苏东坡:出世和入世,谁说只能二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