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者,知乎县也”,七品知县为何能成为“亲民之官”?( 二 )


在《清史稿·职官三》亦有记载:"知县掌一县管理 。决讼断辟,劝农贩贪,讨猾除奸,兴养立教 。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靡所不综 。"可见明清时期 , 七品知县的职责事无巨细 。田野、户口、赋役、学校、诉讼、盗贼都在知县的职责范围内 , 甚至还需要甚至还需要担起教化百姓、维护地方社会稳定的职能 。
故而知县的行政品级和官员职责决定了他们直接服务于百姓 , 而工作职责内容也与民生息息相关 , 这是七品知县被称道为"亲民之官"的直接原因 。
(二)任期及考核
明清时期官员的任期及考核也是七品知县成为被称道为"亲民之官"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官员的任期及朝廷给予的考核直接影响着知县在地方就任期间内的行为和责任 。另一方面 , 官员的任期也关系到官吏的考核升迁以及地方行政责失和社会稳定 。
明代初期 , 知县任期为久任制 。明代规定"内外入流并杂职官 , 九年任满给由依例黜陟 。考满之法 , 三年给由 , 曰初考 , 六年曰再考 , 九年曰通考" , 即地方知县的期限为九年 , 每三年进行一次考核 。
官方考核的内容 , 具体而周到 。支线任期满三年 , 需根据详情填《功过文册》 。任期结束后 , 撰写报告陈列任期内的事件处理 , 官员升迁和渎职罢免等 。
“知县者,知乎县也”,七品知县为何能成为“亲民之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至明代后期 , 为加快官员流动 , 缩短知县任期 。清代则沿袭明代后期短任制 , 定三载考绩之法 , 采用"考以四格"(财、守、政、年) , "纠以六法"(一不谨 , 二罢软弱无力 , 三浮躁 , 四才力不及 , 五年老 , 六有疾)的原则 。考绩最优者可以获得升迁 , 若有表现不好按六纠降级 。
此外 , 官方还有《官箴书集成》、《州县事宜》、《四库全书总目·职官类》等书籍 , 讲述各级官员的制度细则和行为规范等 。
官方的考核标准 , 是朝廷以观察知县优劣的方式之一 。官员的任期制 , 能够帮助知县其实更加充分了解地方的政治、经济、农业等情况和履行职能 , 有利于避免敷衍的现象;也能够加强官员的流动性 , 防止地方建立私人关系网培养势力 。而官方考核制度则在此基础上 , 对知县的职责进行规范和限制 , 以防止官场腐败 。
由此 , 官员的任期制和官方考核制度对支线的行为进行约束 , 规定其责任 。以制度的形式要求知县尽其职责 , 因而促使七品知县被称之为"亲民之官" 。
“知县者,知乎县也”,七品知县为何能成为“亲民之官”?】(三)选拔机制和民本思想
"官贤则民先受其利 , 官不仁则民先受其苦" , 七品之县处于行政底层 , 数量庞大 , 并且直接面对群众 , 百姓对于群众百姓的影响大且直接 。这一直接影响群众百姓的"亲民之官"身位形成的原因也离不开知县的选拔机制 。
明清时期 , 知县的选拔机制主要依靠科举制度而衍生 。时科举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五个层级 , 只有通过乡试的举人才具备有任官的资格 , 而担任七品知县则需要具有进士资格 。会试三年一次 , 选拔出进士百余人 , 其中部分分配任作官员部分需要等待 。
因而 , 通过层层选拔最终得任知县的官员 , 从平民阶层开始走向士人阶层 , 他们更能够体会民间疾苦和百姓之事 。
“知县者,知乎县也”,七品知县为何能成为“亲民之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受儒家思想影响 , 士人往往有着"经世济国"的情怀 , 秉承"修身 ,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的志向 。因而 , 任七品知县的官员也常具有儒家民本思想 。孔子思想理论核心"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 要求执政者对民施以"仁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