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18日电(采访人员 宋宇晟)你对太极拳的印象是什么?
是《太极宗师》中的武功绝学,还是公园里大爷大妈缓缓出拳的广播操?又或是武侠小说中张三丰所创的功夫,还是电子游戏中的某个技能?
就在17日晚,太极拳这项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运动,被列入了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套拳法,怎么就成了非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太极拳的故事。
文章插图
影视作品中的张三丰形象。《倚天屠龙记》剧照时代变迁中的武术
在世界非遗入选标准中,有这样一个条件:入选项目应独一无二或至少是非常特别地代表了一种文化传统或是一种现存或已经灭绝的文明。
按此标准对照,太极拳代表的是什么样的文化传统呢?
这还要从明清时期说起。
17世纪中叶,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武术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太极拳。
此后,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传承,又逐渐衍生出杨式、武式、和式、吴式、孙式等多家流派。
今天的研究认为,太极拳的创编与时代的变迁关系密切:当热兵器在战场上愈加广泛地使用,武术逐渐退出战场。当人们不再急于练成保家护命的“杀人勾当”,而更加需要在练成防卫功夫的同时不伤害自己甚至益寿延年,太极拳被逐渐创造出来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因此,若从源头上说,太极拳是“中国武术自我否定的产物”:从“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转变为“四两拨千斤”。
文章插图
《太极宗师》海报。从“武术秘籍”到“开枝散叶”
具体而言,各式太极拳的不同,其实也有着时代发展的烙印。
如早期的陈式太极拳,较为质朴刚劲。研究者认为,尤其二路炮锤,刚猛凌厉,“彪悍”程度不亚于任何外家拳术。
和今天人们修习的明显带有表演性质的太极拳相比,早期的陈式太极拳更具备技击攻防的特点。
不过,这种拳法最初只是作为陈氏家传武术,及至18-19世纪,其传人在进一步精炼归纳拳法的同时渐渐打破门规局限、开枝散叶。
因而有了今天我们所知的杨式、武式、和式、吴式、孙式等诸多不同流派。
以杨式太极拳为例,其就与早期的陈式太极拳风格迥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所列举的名录中将其特点概括为“拳架舒展,结构严谨,由松入柔,积柔为刚,刚柔相济,身法突出,含胸拔背,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内外结合,中正安舒,轻松自然,轻灵沉稳”。
而武式太极拳则是将陈式新架与老架结合起来,又把杨露蝉“大动作”与陈式“小动作”结合起来,行拳时重视身法,强调开合虚实,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其动作简洁紧凑,舒缓平稳,架势虽小却不局促,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步法严格,虚实清楚,小巧灵活。
相比较来看,此类拳法更有点文质彬彬的特点。
文章插图
资料图:数百名太极拳爱好者练习太极拳。中新社采访人员 骆云飞 摄走向全民健身、吸纳传统哲学
及至清末民初,随着冷兵器时代结束以及西方体育思想传入,太极拳其中的健身功能愈发凸显。
强身健体,成了人们修习武术的主要目的。
民国时期《中央国术馆组织大纲》中就明确,把提倡中国武术、增进全民健康作为宗旨。
新中国成立后,于上世纪50年代创编二十四式太极拳,以便学练。在官方推广之下,标准化了的太极拳迅速传播开来、走向全民。
我们还是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太极拳代表了什么样的文化传统?
作为一种拳术,今天大多数人修习的太极拳早已与被视作“杀人勾当”的古代实战相去甚远。
相比较而言,这更是一项具备丰富文化内涵的运动:它吸纳了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体现了阴阳辩证思想,融合了技击、健身、养生等功能。
- 司马光死后列入奸党,朝廷下令毁著作,《资治通鉴》为何仍在世?
-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之中国书法
- 【非遗五进】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 晚清大侠郭云深,临终前在狱中摸索出盖世拳法,如今已被列入非遗
- 中国北方唯一的旱地水城太极拳发祥地入选5A被誉“北国小江南”
- 舞蹈《绣女情》参加黄冈非物质文化遗产云上展演
- 《长宁车灯》正式出版
- 免费参观!历时4年,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试运行啦!
- 在任人宰割的至暗时刻,王阳明祭出了内力深厚的太极拳
- 郭云深:身陷牢狱创拳法,一拳撂倒5大汉,后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