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文组织|太极拳列入非遗名录!历经十余年申遗成功

采访人员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教科文组织|太极拳列入非遗名录!历经十余年申遗成功
文章插图
历时十余年的申遗之路
据介绍,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世代传承,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并在海外有着广泛传播和传承。太极拳对于习练者的性别、年龄、体质、职业、民族没有限制,通过习练太极拳,人们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2006年5月,太极拳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08年,河南省焦作市正式启动太极拳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
不过,申遗工作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每个国家申遗名额有限,而中国文化遗产众多、竞争激烈,太极拳一直未能成功申遗。
2017年,有外媒报道,其他国家存在“抢报”太极拳申遗的可能,这一度使得不少人开始担心,中国的太极拳能否顺利申遗成功。
好在,这些忧虑都在现在得到了化解,历经十余年,太极拳终于申遗成功。至此,中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
既是运动也是精神
中国太极拳的内涵,可并不只是肉眼可见的那些简单招式而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正所谓“学拳明理”。
太极拳所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丰富着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体运行规律的认知;其松柔圆活与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尊师重道、学拳不可不敬、不可狂、不可满等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涵养着人们平和、包容、友善的心性。
在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促进身心健康、推动人与人和谐共处、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太极拳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近些年来,太极拳已经广泛地走进了大中小学,有些学校甚至将其纳入必修课程。太极拳不仅仅是爷爷奶奶们在公园进行的一项运动,也是年轻人们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

 教科文组织|太极拳列入非遗名录!历经十余年申遗成功
文章插图
教科文组织|太极拳列入非遗名录!历经十余年申遗成功】在武汉大花山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带领一批患者积极“解锁”太极拳技能。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武汉建起了方舱医院应对疫情。治疗闲暇之余,方舱内的医护人员便会带领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其中就有太极拳。
在大花山方舱医院,团队在医药治疗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学习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健康养生功法,这不仅有助于疏导患者情绪,也有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优化治疗效果。
来源综合:北京青年报 新华网 中新网央视新闻
【来源:北青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