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思想感情:醒着离家千里之外,想梦中与家人团聚又被风雪之声吵醒。这样的情景之下,作者就更加思乡了。
积累:
古人表达思乡之情的景物:
明月杨柳大雁
表示思乡的词语:
思念挚爱怀念想念
云树之思不由自主木落归本
魂牵梦萦 感慨万千 辗转反侧
本课描写思乡的诗句: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3)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薛道衡《人日思归》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7)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8)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山居秋暝》知识点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因笃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主要作品:《竹里馆》《山居秋暝》等。
写作背景:
《山居秋暝》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借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诗人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有机地构成了一幅明丽的画图。
注释: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随意:任凭。
歇:尽。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诗意:
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
主题:
《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绮丽风光和山中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鉴赏:
首联上句中的“新”字,既点出了新近下雨之意,又表现出下雨后清新如洗的感觉;下句的“晚来秋”,呼应了诗题,表现出山居秋瞑独有的特色。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明月高照、清泉流淌的图画,两句一静一动,描绘出山间傍晚的美好景色。颈联描写人的活动,由“竹喧”而知浣女归来,由“莲动”可见渔舟顺流而下,用洗衣女子的欢歌笑语以及渔舟归来荷叶晃动的场景,衬托出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尾联两句,由写景转为抒情:由于山间景物如此清新美好,令人流连忘返,所以诗人流露出长久隐居于此地的心愿,即使春去花落,也不会为之改变。
《枫桥夜泊》知识点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简介:
张继,字懿孙,汉族,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主要作品:《枫桥夜泊》。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7课《我的“长生果”》图文讲解+知识要点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图文讲解+知识要点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卷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图文讲解+知识要点
- 部编版:八上历史《全册人物扫描》,常考的全有!
- 五上语文:25课《古人谈读书》知识点教学之三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交际范文+图文解读
- 五年级|西游记存在“漏洞”被五年级女孩发现,老师小女孩是真厉害
- 漏洞|西游记存在一处漏洞,被五年级小女孩找到,专家:一般人真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