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美术史上,牛的形象,早在商周铜器的纹饰上已经出现,但直至唐代才成为独立的绘画题材,产生了几位专门画牛的画家,韩滉就是其中的一位。而至现当代画家李可染也是一位享誉盛名的画牛圣手。
韩滉(723一787),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是中唐时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唐德宗时出任宰相,封晋国公。在平定“藩镇连兵”、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都作出过贡献。
文章插图
韩滉在从政之余,爱好音乐书画等艺术。他的书法学张旭,擅长于隶书、章草;绘画则学陆探微(南朝画家,与顾恺之齐名)、他所画的“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而“牛羊最佳”(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虽然韩滉生前认为“绘事非急务,自晦其能,未尝传之”,但他流传至今的两件作品——《文苑图》和《五牛图》,却奠定了他在绘画史上光辉不朽的地位,而他在政治上的功业反而不大为人所知。
文章插图
在我国古代以牛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中,韩滉的《五牛图》可说最具盛名。这件作品曾经被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收藏。赵孟頫说,他生平见过韩滉的真迹有五幅,而最爱这一卷。他在画后再三题跋,称赞这画“神气磊落,希世名笔”。明代名画家项圣谟一见到这幅画,便立即取案头的宣德纸认真摹印。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金农也曾专程两次求见这幅画,一再叹赏说:“愈见愈妙,真神物也!”
文章插图
这件“神物”是画在麻纸上的一个手卷,现在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因为画了五头牛,所以叫做《五牛图》。中国画的手卷,习惯上都是从右到左展开观赏的。我们打开画卷,可看到这五头牛从右至左排成一行,缓步在田垄间。右边的第一头牛,把路旁一丛小草咬了一口,正咀嚼得津津有味,它低侧着头得意地瞧着观众,露出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态。第二头牛,则昂起头向前瞻望,并加快步伐往前赶,似乎是要追上前面的伙伴。第三头牛却端端正正地站在画卷的中央不动,它面向观众,张口“眸眸”地鸣叫,好像在呼唤后面的同伴,又像是对前面的路途发出疑问。往后,第四头牛正举步踟蹰,回首顾盼,它半伸着舌头舐着嘴,喘息着,犹豫着,眼里露出惊奇的神色。最后的第五头,穿上鼻环,带着缨络,神色异常严肃庄重,缓缓地向画外的天地迈步走去……五头牛中每一头既可独立成图,而相互间又能首尾连贯,前呼后应,彼此顾盼,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画家没有花费笔墨去描绘背景(除第一头牛旁边有必不可少的一丛灌木小草外),却着力细腻地刻画了五头牛不同的动态和神情,落笔简练、精确,那勾画轮廓的粗重厚拙的线条、朴实无华的色彩,与牛健壮、耐劳的品性特征很为一致,但画家又不仅仅停留在对牛的普遍的自然属性的表现,他着重地画每头牛的眼睛、眼眶周围的皱纹,又用尖细劲利的笔小心描绘牛的眼眶上的睫毛,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把每头牛独具的个性加以强调,使它们鲜明地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神情,观众分明能感觉到这五头牛不但有生命、有情感,而且有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因此,这五头牛都是人格化了的,丝毫没有一般画牛作品所难免的那种概念化的通病。
文章插图
关于《五牛图》的主题,赵孟頫认为画的是梁代陶弘景辞谢梁武帝征聘的典故。据说梁武帝即位后欲起用陶弘景为相,陶弘景画了两头牛,一头以金带笼束着头,被人牵扯驱使,另一头则闲放于水草之间,自由自在,梁武帝看画后,受到感动,不再勉强陶弘景出仕。《五牛图》的主题是否如此,尚可再作进一步的研究,但赵孟頫身为宋朝宗室而出仕元朝,他内心是复杂而难于言状的。《五牛图》使他产生了这样的联想,激起了他内心的波澜,这件事本身,正好说明韩滉笔下的五头牛所具有的艺术感染力。《五牛图》当是韩滉在“落笔之际,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的“物我同一”的移情状态下创造出来的艺术杰作。所以,一千多年来《五牛图》都被视为至宝。
- 画家专栏 │钟金镖——精品人物画 形神俱佳
- 中国画中的理想男人
-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郑午昌绘《李白诗意图》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云烟浩莽绘丹青 笔墨立空写奇观 ——记著名书画家王诗皓
- 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画家专画“祖传假画”,一幅《三英战吕布》火遍全网,让人捧腹
- 画家心脏骤停10分钟,苏醒后凭记忆还原地狱的模样,看后让人心惊
- 李白的祖先是谁?唐代诗人李白出生之谜
- 亿元画家不幸福好友夺妻痛苦不已,再婚美人更加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