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文化论坛:在北外滩,展望更宜居的上海城市生活

二战期间 , 犹太人遭到迫害屠杀 。1933年至1941年 , 大批犹太难民远涉重洋 , 上海给予了他们温暖的庇护 。坐落于虹口区长阳路与舟山路交会处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 正是当年许多犹太难民在上海的生活之处 。
为纪念这段历史 , 虹口区于2007年在摩西会堂旧址设立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 并于2007年3月至2014年9月根据摩西会堂的原始建筑图纸进行了全面修缮 。2018年 ,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启动扩建项目 。历时近三年后 ,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重新开馆 。
12月8日 , 犹太难民纪念馆以全新面貌亮相之际 , 2020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上海)之“价值、历史和生活方式的延续性:城市建筑文化论坛”在犹太难民纪念馆白马咖啡馆举行 。本次论坛由上海文化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天纲主持论坛 , 他邀请国内外著名建筑学家、文学家、外交家、外侨学者与复旦大学的文、史、哲学者一起 , 讨论上海与纽伦巴东等对标城市在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文化遗产、市民生活品质和建筑风格及其价值等议题上的经验和做法 , 对未来的城市文化建设提供诊断和建议 , 展望一种更加宜居的城市生活 。
城市建筑文化论坛:在北外滩,展望更宜居的上海城市生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2月8日 , 2020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上海)之“价值、历史和生活方式的延续性:城市建筑文化论坛”在犹太难民纪念馆白马咖啡馆举行 。全文由主办方供图
重新认识建筑的价值
为什么要保护历史建筑?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荣休校长杨玉良引用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丹尼尔·卡内曼的一个理论——该理论认为 , 人有两个自我 , 一个是“体验性自我” , 一个是“决策性自我” , 前者重在感觉 , 后者重在思考 。在杨玉良看来 , 历史建筑与场景的保护主要是为了增强“体验性自我” , 从而对“决策性自我”产生重大的积极的影响 。也因此 , 保护历史建筑要“修旧如旧” , 保护人们在“旧场景”中的体验与感受 。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规划局原副局长伍江认为 , 建筑是人类活动的精神场景 。“过去我们更多把建筑看作物质载体 , 只看到它的实用性 , 忽略了它背后的精神作用 。所谓精神作用 , 指建筑不仅仅能为人的物质需求提供空间 , 同时也提供精神场景 。我们今天谈保护 , 其实主要是保护后者 , 但很多人没有想到这一点 。”
“要理解一个城市 , 首先需要进入它的场景 。”著名策展人、上海城市文化推动者沈奇岚说 , “我们提倡先感知后设计 , 必须感知这个城市的当下和过去 , 因为过去和现在的联结也很重要 。”
在她看来 , 上海是全球文化的交汇和折叠之处 , 我们的生活也恰处于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中的折叠状态 。“上海的文化资源除了弄堂文化 , 还有商业文化 。陆家嘴作为一个大的经济体量 , 却没有形成足够量级的文化维度和文化吸引力 , 没有成为一个有全球文化向心力的区域 , 这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 。”
她随后说到 , 各房地产商、政府、文化创造者其实共同在写一个城市剧本 。“可能在最早的时候 , 大家认为这是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 , 但如果市民的声音和文化创造者的声音能够被更多人听见 , 就是很多人一起协商来写这个剧本 。艺术家卡特兰在余德耀美术馆复制了西斯廷天顶的艺术案例给了我一个启发是 , 我们不用去罗马 , 罗马的东西也可以成为上海吸引别人来的方式 , 所以将来上海可以成为全球资源之一 。”
城市建筑文化论坛:在北外滩,展望更宜居的上海城市生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