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诸葛亮形象的崛起抹杀了谁?看三国演义背后的蜀汉二主】正史中 , 诸葛亮仅仅是三国众多名臣中的一员 , 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虽然重要 , 但并未像三国演义中神化得能够左右时局、刘备离了他万事不成的地步 。
诸葛亮如何演化为足智多谋、出入神化的千古一相呢?还得从隋唐的科举制度说起 。
隋唐时期 , 魏晋延续下来的门阀政治被打破 , 科举制度的兴盛让每个读书人都获取了上升的机会和渠道 , 建功立业对每个知识分子来说 , 都成为一种可能 。
几乎每个文人都希望自己的满腹才华被皇帝发现 , 给他们治国平天下的舞台 , 而历史上的诸葛亮恰恰成了这一理想最完美的践行者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为了满足凌云壮志待薄发的心理 , 诸葛亮就成了寄予抱负与渴望的对象 。
“三顾频频天下计 , 两朝开济老臣心 。”
“武侯立岷蜀 , 壮志吞咸京 。”
“拔乱扶危主 , 殷勤受托孤 。”
各种诗歌中 , 对诸葛亮的赞美之词层出不穷 , 唐以后借此明志之风更是越演越烈 , 仅陆游一人就写了至少14首颂扬诸葛亮的诗词 。
宋代勾栏瓦肆的发展 , 带来了市民文化的繁荣 , 打打闹闹、你争我斗的三国话题 , 通过说书、百戏、杂剧、影戏等民间艺术 , 引发下层社会的浓厚兴趣 , 成为全民热衷不衰的经典话题 。
于是 , 三国中的人物形象便被大众按照自己的标准和喜好进行取舍改编 , 成了一种与真实历史全然不同的通俗文化形象 , 最终在集大成者的《三国演义》中 , 诸葛亮被定型为足智近神、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不可磨灭形象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诸葛亮形象的拔高和崛起 , 却改变了正史中刘备、刘禅二主的形象 , 抹杀了二主建功立业的功绩 。
小说中 , 为突出诸葛亮的完美形象 , 过分强调了刘备宽厚仁德、礼贤下士的品格 , 几乎忽略了他权谋老辣的枭雄气势 , 成了一位依赖于诸葛亮、只占有道德高地的明君刘皇叔形象 , 有时甚至还觉得有些窝囊 。
其实 , 正史中的刘备不窝囊 , 略点一二便可知 。
1
、周瑜嫉妒的应是刘备 , 而非诸葛亮 。
诸葛亮借东风 , 周瑜对其叹服与嫉妒 , 正史中毫无痕迹可寻 。周瑜发出“既生瑜 , 何生亮”的愤恨 , 正史中更是匪夷所思的事 。
因为此时的诸葛亮资历尚浅 , 担任军师郎将一职 , 只是负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的后勤工作 , 和周瑜根本就构不成竞争关系 , 而周瑜的比拼对象 , 是在荆州颇具影响的刘备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时 , 周瑜虽然占据着荆州最富庶的地区和沿江的多数军事要塞 , 但是 , 由于刘备强大的人格魅力 , 把荆州的各路人才都汇聚在了他的帐下 。
接着刘备又娶了孙权的妹妹 , 请求孙权让自己都督荆州 。
孙权面临北方曹操的巨大压力 , 正想把荆州给了刘备 , 谁料周瑜不愿意了 。
刘备都督荆州 , 不就意味着周瑜在荆州权力的全面溃败吗 , 周瑜立即向孙权出计 , 用荣华富贵把刘备软禁起来 , 自己指挥关羽、张飞 , 结果方案被否定 。
一计不成 , 周瑜又出一计 , 联络马超一起征服巴蜀 , 此计得到孙权认可 , 但周瑜很快就病故了 , 计划也不了了之 。
2
、永安托孤彰显刘备的政治智慧
永安托孤时 , 蜀汉政权处在内外交攻的“存亡之秋” , 灭顶之灾真可谓是一触即发 。
-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哭了至少不下30次?哭对他究竟有多重要
- 三国死得最悲壮的大将,他们一死天上必有将陨落,可谓天地同悲!
- 三国最有气势的七句话,特别最后两句说出来,足以吓退千军万马!
- 中国文学简史 魏晋南北朝文学:陶渊明
- 三国之公孙家族第三篇:雄踞辽东
- 三国演义6句话,道尽男人一生况味。
- 三国演义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两个角色,吕伯奢和陈宫
- 金庸没写三国故事?其实写了,此人是三国龙套,被金庸写成了宗师
- 三国演义几场顶级武将的巅峰对决,看看有没有你心目中的那一场
- 《三国演义》赵云为何有三个?揭露背后的原因,出乎很多观众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