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得起|既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这是静之兄第1044篇原创,累计原创200万字
 拿得起|既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文章插图
01
大家好,我是静之兄,今天我们来讲《传习录》第210条。
在这一条里,王阳明对做人应该矜持一点还是直率一点进行了点评。讲得很精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02
在座的弟子中,有一个人的举止言动过于矜持。
王阳明于是说:“一个人如果过分矜持,终究是有问题的。”
那人就问:“过分矜持,有什么问题呢?”
王阳明回答说:“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一味的在容貌上面用功,就无法照管内心了。”
又有一个人素来比较直率。
王阳明又说道:“如今我们讲致良知,如果在外表上完全不去检点和自我约束,则又把心和事看作两回事了。”
 拿得起|既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文章插图
03
王阳明和众弟子的这番对话,非常形象,还原一下,就会让人忍俊不禁。
我们可以想象,大家似乎闲来无事,坐在一起扯闲篇,这时王阳明环视过去,看见一个弟子正在正襟危坐的扮佛相,于是笑呵呵的说了一句:“过分矜持,也是有问题滴。”那人肯定不服气啊,戒慎恐惧、如履薄冰,那可是孔圣人教人脱凡入圣的功夫,我依葫芦画瓢,小心谨慎、战战兢兢,老师非但不表扬,反而说这有问题,自然要问个究竟了。于是王阳明便告诉他:需要小心谨慎、战战兢兢的不是你的言行举止,而是这些言行举止的根源——你的内心,换言之,应该小心看护好你的内心,而不是容貌举止。
这时,王阳明又看到一个弟子在那嬉皮笑脸的,似乎在嘲笑前面的同学太迂腐,于是又一棒敲过去了:若是外表上完全不去检点和自我约束,也是错误的,仍然把心与事二分了。
大家看,王阳明左边敲一棒子,右边又敲一棒子,是不是“叩其两端取其中”的现身说法?估计这两棒子敲下去,学生们也就差不多能理解到底应该矜持还是直率了,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中庸,说句“废话”,就是该矜持时矜持,该直率时直率。
 拿得起|既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文章插图
04
有人可能要抗议:为什么不把话说透,给个标准答案?非不想,实无法。道只是一个,其作用的方式却是无穷无尽的,除了根据实际情况去悟、去理解,没有其他任何的方便之法。所以,我们谈道,只能讲一个大的原则,至于具体的做法,就要自己去发明了。王阳明之所以总是强调要实行、实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该矜持时要矜持,该直率时要直率,实际上就是说,对于“一本正经”,既要拿得起,又要放得下。拿得起,意味着该端着的时候要端着,必须矜持;放得下,则意味着该放松的时候要松得了,必须率性,哪怕耍耍小性子。
拿起和放下之间,就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装不逸、收放自如。
 拿得起|既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文章插图
05
王阳明本人就是收放自如的高手,这方面的故事很多。
在平日里,他是一个非常幽默有趣的人,既没什么乱七八糟的规矩,也不故意装什么庄严肃穆。在他那里,一切从心,只求一个真字。
比如说,就连他父亲王华去世,治丧期间,按理要素食以示尊敬,但他偏偏让人给子侄们做肉吃,理由是心口不一才是对先人的大不敬。子侄们习惯肉食,如果长时间不吃,心里就会想。试想一下,子侄们一边跪在逝者的灵前,一边暗自想着吃肉,确实很不合时宜,不如让他们做个知行合一的人。后来,湛若水来祭拜时曾对此很生气,特意给王阳明写了一封信批评他的做法,王阳明却不为所动。
再比如说,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驿的时候,从家乡带去服侍他的仆人们因为条件艰苦加之水土不服和思乡,纷纷病倒了。作为主人的王阳明非但没有责备他们,反而放下身段,反过来精心的照顾仆人,为了宽仆人们的心,王阳明还用家乡的语言唱歌、讲笑话给他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