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人都听说过。不过,奔月故事版本众多,说法各异,不一定每个人都清楚。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嫦娥奔月》,无疑是普及程度最高的版本。传说后羿射日有功,昆仑山上的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愿独自升天成仙,便将仙药交于爱妻嫦娥(本来叫姮娥,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之讳改成了嫦娥,又作常娥)保管。后羿的徒弟逢蒙知道后,一心想把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逢蒙趁后羿外出之机,威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不愿仙药落入逢蒙之手,情急之下自己吞下了仙药。嫦娥吃了仙药后,身子飘然而起,飞向天空。因不舍后羿,嫦娥落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从此长居广寒宫。后羿回家后伤心不已,于是每年八月十五在院子里摆上美食,祝福月亮上的嫦娥,由此形成了中秋拜月的风俗。
这个版本的奔月故事,源于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姮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课文基本上遵循了原来的故事情节。故事中的嫦娥,显然是一位美丽善良、有情有义的女子。
文章插图
【 仙药|广寒宫太寂寞:如果可以重来,嫦娥宁愿终老人间】嫦娥奔月
可是,到了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张衡,也就是发明地动仪的那位牛人,在其所著的《灵宪》记载了奔月故事的另一个版本:“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其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意思是,后羿从西王母那儿弄来了不死之药,却被其妻嫦娥偷吃,独自飞向了月亮。而且,嫦娥偷吃仙药,完全是一场有预谋的行动。因为她奔月前还特地找了一个叫有黄的巫师占了一卦。有黄算卦后对她说:是好兆头,你尽管翩翩而去,独自向西飞行,即使遇到天黑也不要惊恐,之后的一切都会很顺利。嫦娥于是义无反顾地奔月而去了。然而,嫦娥到了月亮上却变成了一只蟾蜍——俗称蛤蟆,实在让人大跌眼镜。嫦娥的美好形象一瞬间就被颠覆了。
当然,张衡绝非信口开河,据说他的依据是远古时代的易经典籍的《归藏》。该书虽已失传,但书中嫦娥奔月的记载因被其它文献引用而得以保存。
张衡的说法,也得到了东汉末年的文学家高诱的认同。他在为《淮南子》作的注解中写道:“姮娥,羿妻也。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高诱也坚信嫦娥偷吃了仙药,是个负心女。稍有不同的是,他认为嫦娥到了月亮上变成了月精——也就是白兔。白兔的形象起码比蟾蜍要好,也算是给了嫦娥的粉丝一丝安慰。
文章插图
嫦娥奔月
到了唐末五代时期,著名道教学者杜光庭在其《墉城集仙录》中,试图给嫦娥平反。他说:“羿司射卫黄帝之宫,入宫得琼蕊之丹,以与姮娥服,飞入月宫,为月中之官。”意思是,后羿是黄帝宫廷的侍卫,从宫中得到了仙丹,他主动把仙丹赠予妻子嫦娥,嫦娥服下后飞入了月宫,成为了月宫的主人。不过,后羿平白无故把妻子送往遥远的月宫,似乎有点不合逻辑,叫人难以信服。
嫦娥奔月故事还有一个情节更狗血的版本,说的是后羿对爱情不忠,嫦娥气得奔月。这个说法据称源于屈原的《楚辞·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意思是,后羿成为射日英雄之后,喜欢粘花惹草,与河伯的妻子雒嫔产生了暧昧关系。东汉文学家王逸《楚辞章句》中的描述更具体:后羿与雒嫔偷情,河伯找后羿算账,后羿一箭射瞎了河伯的左眼。嫦娥无法容忍后羿的出轨,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奔向了月宫。不过,这一说法与《天问》中的描述有点不相符,因为《天问》中后羿的妻子叫纯狐,而不是嫦娥。故有学者分析此后羿与彼后羿并非同一人。
- 眼睛可以位移的神仙,曾经送给尧帝一仙药,吃一颗可活三百年
- 寂寥的广寒宫变成了嗨爆麦霸西洋风,这部电影里的嫦娥颠覆想象!
- 广寒宫|古人为月球取名“广寒宫”,他们怎么知道月球很冷?
- 工具|李隆基的登月工具、嫦娥的仙药,古人探月做出了哪些尝试?
- 广寒宫|你以为广寒宫的产权是嫦娥吗广寒宫真正的主人,悟空都不敢惹!
- 龙骑|故宫太和殿的龙椅可以传世500多年,它究竟是什么材质做的?
- 太和殿|故宫太平缸为何满是刀痕九龙壁或被偷工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