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功到雄奇即罪名——毁誉参半的一代名将

作者|功到雄奇即罪名——毁誉参半的一代名将】王荣湟博士著《袁崇焕全传》一书(以下简称《全传》)近日由岳麓书社出版。作者长期求学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于2017年获中国史博士学位,现为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外关系所讲师。近年来,作者致力于明清易代史研究,对袁崇焕研习尤深,已引起学界关注。
△《袁崇焕全传》,岳麓书社出版
作为明末著名的抗清将领,袁崇焕一直是明清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自清末研究起步,民国年间奠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研究热兴起,其后逐渐退潮,袁崇焕研究历经百年,相关成果汗牛充栋。当今,在古籍大量影印出版和数字化的研究条件下,许多过去所难见或未知的史籍现在基本可以利用到。新史料的涌现意味着目前袁崇焕研究还有一定提升空间,因而写作一部翔实可信、与时俱进的袁崇焕传也就具备可行性了。
作者自本科时便写作有关袁崇焕的学术论文,后来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攻读研究生,兴趣愈浓,确立了写作袁崇焕传的目标,自2012年春至2015年夏完成了《全传》的初稿。著名明史专家南炳文、商传特地致信岳麓书社推荐出版,著名清史专家李治亭以及作者导师何孝荣分别为该书作序,充分肯定了《全传》的学术价值。之后,作者一直反复修订书稿,力争使其成为足以藏之名山的经典著作。
《全传》共分八章,分别是《洒血请缨》《辅佐孙承宗》《巡抚辽东》《督师蓟辽》《斩杀毛文龙》《悲惨结局》《身后评判》《社会关系与历史地位》。《全传》附录有明末辽东、蓟镇、天津、登莱、东江历任督抚镇道官表以及袁崇焕年谱,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
就内容来说,《全传》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作为一部研究袁崇焕的历史传记,《全传》细致考察了袁崇焕的传奇一生,从其出生、入学、科举、初仕,再到请缨守关、巡抚辽东、督师蓟辽、援辽被杀,对袁崇焕四十七年的人生经历和活动,娓娓道来,脉络清晰,叙事详明。与此同时,《全传》又剖析袁崇焕的家庭生活、社会关系、个性、能力、历史地位、道德品质,有关袁崇焕籍贯、后裔的争论,官方民间对袁崇焕的纪念活动,这些都是此前各种袁崇焕传的薄弱点。此前各种袁崇焕传版面字数至多不过三十万,《全传》版面字数则有七十万之多,内容丰富、研究深入是《全传》的突出特点。也正因如此,相较此前各种袁崇焕传,《全传》更好地将袁崇焕这位抗清名将、悲情英雄完满地展示给读者,使人们看到一位鲜活丰满的袁崇焕形象。
第二,史料充分、论从史出是《全传》的一大鲜明特点。此前的各种袁崇焕传是在八九十年代的研究条件和研究水平下出现的,故而占有史料不多,学术性普遍不强,存在的错误也比较多。《全传》则是数字化研究条件下的产物。《全传》“主要参考文献”就列有300多部(篇),另有一些文献尚在其外,可以说基本上穷尽了相关史料。作者近几年又不断发掘新史料,对《全传》进行修订,因而《全传》所引用的史料有相当部分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学者所未知或难以利用的。因此,《全传》不仅是一部史料扎实的研究论著,同时也可为学者继续研究相关课题提供资料线索。
 作者|功到雄奇即罪名——毁誉参半的一代名将
文章插图
第三,《全传》另一突出特点是论证有力、新论迭出。作者对袁崇焕研究学术史了然于胸,对有关袁崇焕的史料信手拈来,因此相较前贤能对袁崇焕有全新的认识。比如袁崇焕籍贯问题和后裔问题,《全传》梳理了有关袁崇焕籍贯、后裔争论的发展过程,并以充分的史料证明东莞说和无子说的正确性。比如袁崇焕斩杀毛文龙一案,《全传》指出毛文龙在天启年间确实积极抗清,至崇祯初则沦为有种种罪恶不法的军阀,袁崇焕为严肃军纪、统一事权、消除封疆隐患,果断斩杀毛文龙。然而到后来,“斩帅践约”被捏造为袁崇焕的罪状之一,毛文龙案因而遭到翻转。又如袁崇焕被杀的原因,明末清初一直流传“通敌”之说,迨清修《明史》出,反间计为人所熟知,并为学界和社会各界所接受。《全传》却指出“五年复辽”诺言的破产与“己巳之变”中的指挥失误才是袁崇焕被杀的主要原因,而袁崇焕身罹极刑的结局是朝廷党争所酿成的。这一论断可以澄清袁崇焕死因的种种争论。类似的考证辨析,《全传》俯拾即是,大大推进了对袁崇焕个人乃至明清战争史的研究,从而使《全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