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秋雨愁煞人”,这是民国奇女子秋瑾的名言,想必很多朋友都耳熟能详,但是相信很少有人知道,这是秋瑾在去世之前没多久的手书,是她在被捕后接受县令李钟岳审讯时写的。
秋瑾,别号鉴湖女侠,自幼读书习武,通晓诗词文史,精通骑马击剑,身为女子而侠气凛然,有豪雄之姿,一心以救亡图存为念,有“闻道中洋战未休,漆室空怀忧国恨…驰驱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等诗句流传。
文章插图
1904年,29岁的秋瑾为了寻找救亡图存的出路,不顾作为户部主事的丈夫王廷钧反对,冲破封建束缚,自行东渡日本留学。
她在那里广泛结交有志救国救民的仁人志士,与鲁迅、陈天华、黄兴等人成为好友,又在孙中山的指导下开始了一系列的爱国宣传活动,并于1905年加入同盟会。
1906年,日本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秋瑾得知消息后大怒,为表达对日本此种行为的抗议,愤然归国。
秋瑾先是在上海与朋友一起创办中国公学,后又到浔溪女校任教,将很多的进步青年介绍加入了同盟会,同时积极参与革命运动,有过接应革命起义的准备,又创办《中国女报》提倡女权且宣扬革命。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正月,秋瑾因母亲去世而回到老家绍兴山阴县,差不多在这个时候,山阴县的新任县令李钟岳到岗了。
文章插图
李钟岳出身贫寒,但读书极为发奋,18岁就已经考中秀才,不过直到39岁才考中举人,43岁(1898年)才考中进士。中了进士以后便开始入朝为官,最开始是在浙江衢州府的江山县担任代理县令,于1907年正月被调到山阴县担任正式县令。
成为县令,就是成为了一方父母官,得为当地所发生的种种状况负责。李钟岳才调来山阴县还不到一年,山阴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确切地说,是整个浙江都发生了一件大事,大通学堂的创办人徐锡麟于7月6日(农历是五月二十六)在安徽安庆进行了起义活动,尽管很快被镇压下去,但还是给清廷造成了很大的震动,清廷开始严查与徐锡麟相关的人。
文章插图
徐锡麟是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东浦镇人士,他所创办的大通学堂也位于山阴境内,平时也通常在山阴一带进行活动。浙江巡抚张曾扬因此责令绍兴知府贵福去严查“反贼余党”,去搜捕那些与徐锡麟走得近有“造反嫌疑”的人,作为知府的贵福则严令县令李钟岳去查抄大通学堂。
这个时候接替徐锡麟掌管大通学堂的人正是秋瑾,秋瑾回到山阴没多久就到大通学堂任教,并且给学员进行各种军事训练,组织了一支“光复军”,徐锡麟作为统领,而她本人则是作为协领也就是二把手。
文章插图
徐锡麟原本与秋瑾约定,两人各率部分人马同时于安徽、浙江发动起义,但徐锡麟到安徽后被叛徒告密,不得已仓促起义,同时浙江这边也不安定的消息自然也就泄漏出去了,因此贵福急令查抄大通学堂。
不过李钟岳接到命令后没有立即带兵去大通学堂,而是立刻去了绍兴府署,向贵福陈述大通学堂并没有什么明显越轨之事,不能就这样镇压,得慢慢查清楚证据才行,因此大通学堂获得了暂时的安宁。
等李钟岳回到山阴,大通学堂的人自然也都收到了相关的消息,大家纷纷劝秋瑾尽快离开,但秋瑾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了众人,独自留守大通学堂。
文章插图
李钟岳之所以不愿意去查抄大通学堂,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他对秋瑾有一种敬佩之情。他在教导儿子的时候,曾经引用秋瑾“驰驱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的诗句,说:“人家女孩子都能够写出这样好的诗,比起你来那可是强太多了!”
- 为什么不能黑林徽因?林家满门忠烈,叔叔英勇就义,弟弟血染长空
- 秋瑾|秋瑾鲁迅为何大动干戈秋瑾放了一句狠话,至今无人不晓!
- 秋瑾|此人死前提出三条要求,监斩官只同意两个,百日后他却羞愧自尽
- 城市|福全城市书房“红”啦!请您为她取个名,让秋瑾故里书香更浓~
- 叛军|平定安史之乱,晚年招降叛军慷慨就义,颜真卿不仅是个书法家
- 迁葬|秋瑾死后坟墓比她生前更多灾多难,前后迁葬十次,竟长达半个世纪
- 称王|元末时落发为僧的彭莹玉不断推动反元起义却并未称王,最终就义
- 天马行空|才女诗只服秋瑾这首,天马行空豪情万丈,很多人不信这是女人写的
- 仇家|秋瑾遇难,不足6岁的女儿苦练武术,24年后找到仇家却含恨而终
- 飞行员|秋瑾死后无人收尸:儿子成富商,女儿是飞行员,兄妹皆死于脑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