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诲人不倦的孔子和释迦牟尼,为何都避答道、鬼神、生死这类问题( 二 )


 生死|诲人不倦的孔子和释迦牟尼,为何都避答道、鬼神、生死这类问题
文章插图
天命论者?非也。与前文相矛盾的是,孔子作为一个天命论者,以自己的实际经历践行着“知其不可而为之”。传道受业解惑的一生里,孔子未能齐家,在外讲学多年回家后,家已经没了,妻子已经死了,不久儿子也死了。未能治国,列国将他奉为座上客,却并不让他进入朝堂。未能平天下,天下还是那个四分五裂的天下。天命是什么,孔子也许是无所谓的,管他是什么呢!这些虚无的、缥缈的,存在于九重天或十八层地狱的东西,听起来就不存在于人间。活在人间的人,过好自己的生活,敬畏自己的信仰,已是做好人的本分。
 生死|诲人不倦的孔子和释迦牟尼,为何都避答道、鬼神、生死这类问题
文章插图
先做好分内事,再去谈那些形而上学的事,才是正确的顺序。未先固本,过分追求虚无缥缈之事,忽略现实生活才是的得不偿失。那么,佛家是否是完全听从天意,闷头念经呢?起码释迦牟尼的初衷并非如此,释迦牟尼曾一度迷恋苦修,在六年的苦行生活中,摧残自己的身心,希望通过折磨不净的肉体来达到解脱,奄奄一息之际想起了幼时在菩提树下的悟道,然后开始沐浴与进食,不久开悟成为“佛陀”。天意是什么?人心都难以揣测,又怎么妄想自己能读懂天意?读不懂的东西,先放放,过段时日再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古人常说“天机不可泄露”,可是,是谁从何处获得的天机?天机该从何处泄露?泄露给谁?这些事情思考得多了,人就犯迷糊了,最后只得将自己的迷糊归结于天意。
 生死|诲人不倦的孔子和释迦牟尼,为何都避答道、鬼神、生死这类问题
文章插图
先有思想?还是先有生活?儒家、佛家的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中国历史长河中思想百花齐放,各种道理皆为观点。观点与事实是存在区别的,事实不可改变,而观点却可左右摇摆,从不同角度看待事实,可得到不同的观点。
 生死|诲人不倦的孔子和释迦牟尼,为何都避答道、鬼神、生死这类问题
文章插图
思想与肉体(即现实生活)皆不可独立存在,思想需要肉体凡胎作为容器,身体需要思想来指明方向。思而不学则殆,在持有思想的同时,我们应当警惕过于沉溺其中。“生”的贪恋与“死”的畏惧,“神”的光明与“鬼”的晦暗,说道理不过是一念之间。先贤思想的伟大之处,有一部分在于教会我们,这个世界是存在各种思想的,而我们,对先贤最好的回报是拥有自己的思想。一个人思考生死与鬼神并非是胡思乱想,但若是不去读书,不去工作,成天思考生死与鬼神,这样的人不是天才就是疯子。而我等凡人,还是少想多做,脚踏实地的生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