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公认的大圣人,他的学说、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更是被神化,受万世香火供奉,拥有信徒无数。两位诲人不倦的圣人如何看待“生死”、“鬼神”呢?
文章插图
其实俩位并未回避这个问题,只是在谈及该问题时,都保持了一定的克制,更关注于现实存在的世界而已。加上古代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超自然现象无法得到解释,只能寄托于人格化的超自然存在,先民对于天地、鬼神的崇拜时间已久,先贤始终对此是心怀敬重与敬畏的。孔子说话时常引经据典,态度十分严谨,对自己不熟悉的鬼神之事慎言再正常不过。
文章插图
孔子:重生哀死,未知与焉知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学与礼法。“仁”是本质是爱人,爱人也就是爱人的生命。爱惜生命并且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通过思想的传递来达到生命的不朽是儒家生死观点中重要的内涵。弟子询问鬼神之事,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弟子接着问:“敢问死。”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人生,人生,先当好一个人过好这一生,再去谈那归于尘土的死亡。曾有人说过,真正的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再记得你,所有关于你的记忆都已消失,这时候,人才真正从这个世界死亡了。
文章插图
正如孔子已逝世千年,后人却一直在讨论他的观点,传承他的学说,从思想的角度来说,孔子并未死去。曾有学者将儒家的生死观比作“线段”,生与死是线段的端点,一个是开始,另一个是结束,线段则是人的生命阶段。这样的生命是一场单程票,从一端到另一端,无法往返,没有退路。线段上的无数个点,汇集在一起,努力地拉长着线段。
文章插图
释迦牟尼: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佛教生死观宣扬“轮回”,旨在“涅 ”。众生皆有佛性,只需顿悟。成佛就能达到超越生死的自由境界。而死,不过是肉体的消亡,人始终在六道中轮回,生不是唯一的生,死不是唯一的死,它们是一个圈,是莫斯乌比环,是一个终点也是新起点。释迦牟尼原本幸福地生活在皇室中,几次偶然的出游,他意识到众生皆苦,生、老、病、死是众生无法挣脱的轮回,有所求有所不得,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生命来到这个世上仿佛就是为了历经苦难。除了这些苦楚,生命中是否还有他们所未见过的苦?这些苦从何而起?除了放纵,有没有方法能消减苦难呢?
文章插图
苦思冥想许久,在菩提树下,他终有所感悟。有人说,他领悟到了“缘起性空”;有人说他领悟到的是“苦、集、灭、道”,没有争议的是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里,释迦牟尼超脱了世俗成了佛。如果用几何图形来比喻,佛家的生死观是一个圆形。圆形有圆心,所有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是相等的。生和死不过是这个圆圈上的一个点,一个开始伴随着一个结束。佛经云:“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比起生,佛家更看重“死”的价值,死亡是轮回的开始,生是轮回中的磨难。唯有死亡才能去往西天极乐,获得永生。
文章插图
众生玄学: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春秋战国时期尽管礼崩乐坏,百姓与官员对“天”的敬仰依旧存在,当时的知识无法解释的多数事件,都归结为上天的安排。天成为了个人的死生祸福的主宰者,天还有自己的喜欢与性格,天喜欢的,便是正道,天所厌恶的,即是邪魔外道。天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志,人生的一切皆是天意。既然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人顺应天意即可,怎可妄言?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出于这种想法,孔子甚少谈及鬼神、天道也不能理解了。佛家的因果论,则更能说明释迦牟尼对天道的看法。种善因得善果,鬼怪、神仙在因果面前都得讲几分道理。若是事实与这观点相悖,则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此外,佛家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佛是至善的道德实体,一切的美德都存在于佛,成佛就能达到超越生死的自由境界,在六道中轮回。轮回的宿命论,终归是在天命里轮回,跳不出六道。
- 孔子是大成至圣先师,凭什么他后人也被尊称为衍圣公?答案没那么简单
- 宋朝衍圣公为何出现南北两宗?元朝的衍圣公是正统?是孔子后裔吗
- 真正的生死簿被放在哪里,为何孙悟空划掉也没用?
- 清朝巨人詹世钗:身高3
- 孔子为什么感叹看错人
- 孔子说:“晏子,小人也”;晏子说:“孔某人与叛贼白公是同类”
- 【孔子箴言故事】从政治国——要盟也,神不听
- 【孔子箴言故事】从政治国——器不雕伪
- 为什么孔子的仁爱思想,在春秋时期不受欢迎?
- 孔子明明不喜欢巧言令色的人,为何却器重能言善辩的子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