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分权后 , 有些什么影响呢?朱棣的"永乐盛世" , 以及后来的"仁宣之治"都是因为内阁而达到的 , 足以可见内阁的效率和价值 。据记载 ,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后 , 明朝依然有序的运作做着 , 这其中就是因为内阁 , 由此可见内阁的设立 , 对于国家一定程度上是利大于弊的 。即使全国的各项事务 , 都由内阁在处理 , 然而他们的官职却不高 , 但是他们又凌驾于六部之上 。但由于官阶低下 , 也让他们在处理政务的过程中遇到了六部成员的阻碍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直到明宣宗朱瞻基注意到这样的情况 , 才提升了内阁成员的官阶 , 甚至出现了内阁首辅 。内阁首辅就是整个内阁的管理者 , 那么是不是就如同宰相呢?当然不是 , 要知道明朝历代以来为了加强集权 , 一直在与大臣们作斗争 , 所以是不可能再恢复宰相制度的 。所以内阁首辅有领导权 , 但是却没有管理的权力 , 所以管理的权力还是在皇帝手中 。所以内阁首辅想要实施政策 , 还是得受大学士等人的制约 , 这样彼此平衡 , 皇帝也就能安心了 。
明朝历代皇帝能够高枕无忧也是因为内阁分权 , 彼此制衡 , 不会影响到皇帝的权力 , 甚至万历皇帝十多年不上朝 , 都能把权力握在手中 , 就是因为他手里握着内阁这根线 , 只要管理好内阁 , 国家就可以正常运行 , 皇帝的权力就不会失去 。当然内阁也慢慢发生了改变 , 到了后期 , 内阁的权力也越来越大 , 甚至拥有了反驳皇帝的权力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内阁开始制约皇帝
由于内阁权力扩大 , 于是皇帝各个决策也都要内阁同意 。比如皇帝想修建宫殿 , 但是内阁认为耗费过多 , 没有必要 , 那么皇帝也就无法从吏部拿到修建宫殿的银两 。而且皇帝也没有任何反驳的办法 。如果皇帝强行让内阁同意 , 那么会有文官说皇帝忘记祖宗遗训 , 插手内阁事务 。而且内阁里还有负责记录的史官 , 一旦被他们知道 , 那么皇帝犯的错就会被记录下来 。更有甚者 , 还有御史大夫们 , 对皇帝进行批判 , 到时候皇帝只会更痛苦 , 所以内阁发展到后期 , 已经制约着皇帝了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设置司礼监 , 让太监制约内阁
明朝皇帝要得就是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 现在权力虽然掌握在自己手中 , 但是自己却受到了限制 , 这当然是不能忍的 , 于是成立了司礼监 , 而司礼监的人都是太监 , 所以说明白点 , 皇帝就是重用太监 , 让太监来与内阁相互制衡 。明朝历代皇帝还真是"制衡"高手 , 每当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 , 就会设立其他的机构来制约平衡 , 从而保证自己的权力 。这就让宦官干政比锦衣卫东厂有了更直接的理由 , 这也开启了明朝宦官干政的道路 。
要知道在明朝早期 , 皇帝们都是不会让太监干政的 , 甚至以史为诫 , 不给太监权力 , 因为有了权力就会膨胀;也不让太监读书 , 读书会让太监渴望权力;更不会任用那些伶牙俐齿的太监伺候 , 因为容易迷惑人 。所以从朱元璋到朱瞻基 , 明朝的太监是无法触碰到一丝权力的 。唯一一个受到重用的太监 , 还是朱棣时期的郑和 , 派他下西洋去了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太监受宠的呢?
文章图片
- 明朝末年资本主义经济和思想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当时的统治阶级是否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 爪哇杀了明朝170个将士,看郑和如何处理的
- 明朝冤屈事用命考科举,饿死妻子,过继亲儿,还有人为其平反
-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之争,被地域黑拖累至死的明朝状元郎
- 明朝严苛的宫廷教育
- 穿越回明朝见官怎么称呼?千万别叫“大人”,老百姓得叫“老爷”
- 孔府的红长凳:明朝宰相枯坐两时辰结局悲惨,几百年来只有贪官坐
- 影视文学中经常出现反清复明,那明朝究竟有什么值得追忆?
- 李白墓前被人信手涂鸦,明朝文人大发感慨,一句话成为永恒经典
- 青楼女子巧出一上联,明朝第一才子至死对不上,六百年仍无人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