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先后与辽、西夏、金 缔结和约,在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外交、贸易活动中,会出现言语不通无法交流的情况,这时候需要有懂双方语言的人,来传达双方的意思。同时宋朝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在与海外诸国做生意时,也需要这样的人才。于是宋朝民间、官方出现了一批翻译。翻译在北方叫“通事”,在南海诸国,翻译叫“唐帕”。官方的翻译也叫“译语官”“传语”
通事的社会地位
宋代的外事机构国信所、礼宾院都设置有翻译人员。北宋礼宾院的通事分为回鹘、吐蕃、党项、女真、蕃客(海上贸易诸国)数种语言,主要负责与这些少数民族的贸易事务的翻译。国信所是接待北宋时期辽国使臣,南宋时期接待金国使臣的外事机构。国信所内有大、小通事、传语,除了接待使臣还要负责把使臣的语言抄录下来,翻译成汉语。
掌握一门外语有多重要,五代时期刘重进因为懂契丹语,辽国皇帝留下他当通事。辽国人攻打后晋时,刘重进也一同跟随,辽国封他为忠武军节度。其后后周皇帝又封他薛国公、太师这样的高官。宋太祖即位后封他为燕国公、左领军卫上将军,公爵已经是臣子生前最高爵位了,位极人臣。
刘重进除了会契丹语之外没有什么特殊才能,他纯粹是沾了辽国人的光。由于他受辽国皇帝重用,在辽国有人脉资源,五代时期的中原王朝皇帝也很重视与辽国关系,所以刘重进也受到重用。赵匡胤虽然也封了刘重进高官,但他看不起刘重进,认为刘重进并没什么真才实学。
刘重进运气好,才有机会做到顶级高官。北宋时期的通事则没那么幸运了。通事在宋代地位很低,和书学、画学、算学、律学一样属于掌握某种技艺的官员。通事地位与士大夫阶层天差地别,也没有品级。
文章插图
通事如果有功,也有机会升官。至道元年(995年)节度使折御卿大破辽国军队,宋太宗封赏了折御卿,随同他一起作战的翻译也跟着升官,封为本营副兵马使。
通事的作用
别小看翻译,就因为翻译问题西夏和北宋差点达不成和平协议。怎么回事呢?庆历三年(1043年),元昊派贺從勖出使北宋,想要与北宋和谈。元昊在文书中是这样写的“男邦泥定国兀卒上书父大宋皇帝”。元昊不肯奉表称臣,并且以一国之君自居,言语也很不恭敬,北宋未予理睬。
元昊见北宋没理他,又派人带来了文书,耍了个滑头自称为“吾祖”。“兀卒”是古时候单于、可汗的意思,“吾祖”在汉语里是“我爷爷”的意思。虽然音相近,意思截然不同。元昊故意在翻译上做文章,企图侮辱北宋。试想一下北宋皇帝诏书上称呼元昊为“吾祖”,喊元昊爷爷,简直是奇耻大辱。这种小伎俩自然瞒不过人才济济的大宋,韩琦、欧阳修、蔡襄、余靖纷纷上书反对用“吾祖”称呼元昊。最终元昊妥协了,答应不再用“吾祖”。
【 宋朝|言语不通宋朝人如何与辽、西夏、金人交流呢?说一说宋代的翻译】如果大宋过没有通晓外文的人才,肯定吃了个哑巴亏,还蒙在鼓里。也可见“通事”的重要性。通事的作用如下:
一 参与外交事务
通事除了翻译外文 以外,有时候也会直接担任外交使节,出使外国。如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 郭敏作为翻译陪同甘州使臣回国,后遇到战乱不得不留在当地,三年后才回归故国。宋朝又派郭敏出使甘州,带去了皇帝诏书和赏赐物品。
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北伐失败,宋朝金国为了和谈条件讨价还价。开始金国要价很高要求南宋割让海、泗、唐、邓、商、秦六州土地,还要称金国为宗主国。隆兴二年(1165年)双方达成了和约,需要一名翻译前去递交国书。国信所翻译王抃受命前往,他不辱使命圆满完成出使任务。
文章插图
- 专家意外发现宋朝机关墓,打开墓门后,看到的东西让他们很吃惊
- 被称作最接近现代文明的宋朝,为何会有“农奴”和“杀婴”的恶俗
- 宋陵石虎石羊堪称标配,为宋朝独有,其寓意深远,也是盛世的象征
- 宋朝衍圣公为何出现南北两宗?元朝的衍圣公是正统?是孔子后裔吗
- 宋代娱乐活动大揭秘!看完这篇你就知道了!
- 千年前, 若这个中国人再多活二十年, 之后就没有宋朝元朝什么事了
- 宋朝榜下捉婿那些事:疯狂抢婿笑料百出,为抢状元副宰相贡献两女
- 晁天王死后谁应为我梁山之主,才能推翻宋朝?
- “言语必信,非以正行”——象山堂语录学习笔记03
- 宋朝出了个牛人,别人写诗能出名,而他写诗能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