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装台,一个对大众来说略显陌生的职业,随着剧集《装台》的热播开始被更多人熟知。
有网友评论道,“《装台》里就有最生动的生活,这里的主角是顺子是蔡素芬是‘装台人’,也是你是我。”
近日,电视剧《装台》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文章插图
“它呈现了一个时代的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和广阔的社会生活。”《装台》之所以吸引人,还在于其故事本身的价值。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周继红从主题立意、艺术表达、文学改编三方面点明了这部剧成功的秘诀。
能收获如此高评价的《装台》,它的推出恰逢其时。
《装台》的切入视角虽只是一个少为人知的职业,但它向社会传播积极正能量的温暖奋斗故事,向那些为幸福梦想拼搏的亿万普通人致敬——一群普通人的奋斗精神图谱便被勾勒出来。在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看来,“第一次表现装台工人,表现方式不是写底层的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不仅写装台工作,而且写日常生活”。
文章插图
【 现实主义|《装台》里就有最生动的生活】超越故事本身而体现出来的格局,让“现实主义”的力量真正得以凸显。
有精彩的故事还不够,优秀团队更能为品质保驾护航。从导演到编剧,再到演员和服化道等各个层面,他们对现实主义的深刻理解让《装台》不仅仅停留在对“现实”的复刻或者表层呈现,而是尝试去追溯和探索更深层次的道德和精神旨趣。不管是演员姬他(剧中大雀儿的扮演者)坚持“要塑造有生命力的角色,深入生活本质中寻找真实的生活感受并反哺到角色中”,还是演员凌孜(剧中刁菊花的扮演者)认为角色“是个体与周遭环境的碰撞下一步一步形成的,是角色的一种升华”,他们的全情艺术投入以及可圈可点的角色再创作,都让《装台》有了更高的完成度,也成就了一份份独特而鲜活的荧屏记忆。正是这种追求让这部剧有了丰富的细节呈现、真实且细腻的表达和叙事。而演员们对每个角色的气质内核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精神内涵的精准把握,也让剧作和制作更具说服力。
文章插图
以“现实主义”为风向,业已成为当前中国影视业的主流趋势。谁都想做现实主义,但并不是所有制作团队都能做好。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点明了这部现实主义大剧的独特之处,丰满的人物群像,让作品的现实主义变得饱满,“美术、服化道、语言、实景外景空间的呈现一点都不偷懒,整体制作上对现实主义传达非常到位。”
对于这样一部有着特定时代、特定地区和特定职业的电视剧,如何突破自身语态,让剧集的内在肌理不流于年代浮华,同时更紧密地贴合时下观众尤其是青年人的喜好,成为剧集创作者绕不开的问题。
《装台》挖掘故事本身的戏剧元素,既有年轻化的内容,又有趣味性的表达,作为芒果TV的一次新探索,这样的一份案例无疑是有新鲜启示的:不仅为主流视听平台的内容选择提供了新的赛道可能性,也让年轻用户对差异化的类型剧能够形成尽可能充分的共鸣。
文章插图
“他们无法逆袭,只能自己扛。一个作品能与观众共情,就是现实主义题材的意义所在。”不管是从人物还是叙事上来说,《装台》都体现了普通中国人的真实写照和细腻真实的烟火气。这部写当代社会劳动者的作品,又及时切中当下年轻人自嘲“打工人”的说法,这样真实又直接的感受,成为《装台》真正能够破圈传播的关键。“剧情没有去拔高这些普通甚至有些庸俗的人们,他们向善的改变也是在朴素的氛围中实现的。”《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这样评价。
- 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秦始皇陵的秘密:墓里有白种人的尸骨,秦朝中国就有了白种人
- 历史上的尖底瓶
- 李逵一吹牛就有人要倒霉: 三位梁山好汉被坑死宋江也差点被吹死
-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描写征兵的一幕,反映了唐朝社会的不堪
- 《装台》里刁顺子原型就是咱碑林人,不信你看看……
- 看 透 ( 深度好文 )
- 小记者学戏:原来京剧早就有“脏脏妆”了
- 考古盗墓|2000年前就有电池了吗?伊拉克挖出神秘陶罐,或有关人类历史!
- 欧美学者纳闷!我们用了几百年的东西,中国几千年前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