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国古代怎样防疫?这些文物透露了古人的智慧……( 四 )


▲ 五代胡環番骑图,故宫博物院藏。
 疫情|中国古代怎样防疫?这些文物透露了古人的智慧……
文章插图
▲ 五代胡環番骑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画作描绘了边塞人、马、骆驼行走的的场面,画中妇女头戴的是元代蒙古人特有的姑姑冠,面带口罩类物品。画风粗简圆厚,设色简淡淳朴。
 疫情|中国古代怎样防疫?这些文物透露了古人的智慧……
文章插图
▲ 元白色马尾环编鸾凤戏莲纹口罩类丝织物,河北省隆化县民族博物馆藏。1999年1月隆化县元代窖藏出土。
明代中国医学思想的进步体现之一就是温病理论的逐步成熟,口鼻传病观念明确化,明代医学家万全《万氏医书》提出用雄黄点入鼻窍,阻隔疫病于口鼻之外。这不是口罩,但意识到了呼吸传染。明末大鼠疫中,吴又可在六淫之外,提出杂气(戾气)致病说,突破了先人成说。吴提出戾气自口鼻进入人体,对鼠疫防范提供了可操作的规范。
 疫情|中国古代怎样防疫?这些文物透露了古人的智慧……
文章插图
▲ 明绣帕,松滋市博物馆藏。
手帕在古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和饰品,成为服饰文化中的重要角色,不仅能擦拭脏物,需要时也能蒙遮口鼻。
 疫情|中国古代怎样防疫?这些文物透露了古人的智慧……
文章插图
▲ 清口罩类丝织品,新疆龟兹博物馆藏。
1910年-1911年我国东北大鼠疫中,全权总医官伍连德坚持认为这场鼠疫不是腺鼠疫,而是肺鼠疫,可通过呼吸传染,人际传播是目前传播的主要渠道。所以他大规模开展了隔离防疫,并且强制要求佩戴口罩。他制作了由两层纱布包裹着一块宽6英寸*4英寸的长方形吸水棉而制成的“伍氏口罩”,防疫效果明显。
 疫情|中国古代怎样防疫?这些文物透露了古人的智慧……
文章插图
▲ 1910-1911鼠疫历史照片,戴口罩的正面与侧面照。照片来自香港大学图书馆。
 疫情|中国古代怎样防疫?这些文物透露了古人的智慧……
文章插图
▲ 中华民国哈尔滨鼠疫防疫证,哈尔滨市南岗博物馆藏。
20世纪30年代,薄纱口罩的变种出现了,橡胶、蜡纸、玻璃纸等都被引进到用材中来,它们中的一些能够提供更好的过滤作用。20世纪50年代,整套无菌手术制度确立,口罩的设计越发科学,兼有过滤和偏向的功能,刷手、无菌衣帽、口罩、手套、无菌环境共同组成了无菌手术室。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这些文物见证古人疫情防控的历史,承载着先人防疫治病的丰厚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通过这些文物,我们应以物见史,以物育人,更应以史为鉴,以史资政,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防疫智慧,为人类抗击疫情,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73,175.
[2] 宋正海,高建国,孙关龙,等.中国古代自然灾异动态分析,第1版[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425.
[3] 吴大真,刘学春.中医谈“瘟疫”的预防[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6.
[4] 葛 洪.肘后备急方,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42.
[5] 邓铁涛.谈中药发展之路[J].新中医,2001,33(3):15.
[6]王文远.古代中国防疫思想与方法及其现代应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
[7]王玉德.试论中国古代的疫情与对策[J],江汉论坛,2003年第9期.
 疫情|中国古代怎样防疫?这些文物透露了古人的智慧……
文章插图
长按上图,订阅《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