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陆小曼、陈小翠、李秋君……她们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名媛逸事( 二 )


此外,书画会中的骨干顾青瑶是晚清名家顾若波孙女,亦名重一时;庞左玉则是当时江南最大的收藏家庞莱臣的侄女;侯碧漪出于张大千大风堂门下;吴青霞的父亲吴仲熙乃江南知名收藏家、鉴赏家;谢月眉则是谢稚柳的三姐;陆小曼、周錬霞两大才女则是近年来文史掌故领域的热点。陆小曼与徐志摩、周錬霞与吴湖帆的感情故事为世人熟知。
中国女子书画会中还有两位为人淡忘的骨干:顾飞与冯文凤。顾飞出身书香门第,因足有疾,故名慕飞、默飞。顾飞在黄宾虹侄女黄映芬的介绍下拜黄宾虹为师,后得识张大千,亦兼学其画。
顾飞也是翻译家傅雷的表姐,全家多事外国文学。20世纪30年代中期,傅雷回国,得顾飞介绍,师从黄宾虹。傅雷的国画知识源于黄宾虹,而黄宾虹的西画知识则源于傅雷。
新中国成立后,顾飞与另一位知名女画家孙悟音长期执教于上海工艺美校,是女子书画会中未进入画院的屈指可数的骨干人物。
冯文凤是中国女子书画会中的重要干才,在会中甚得敬重。她13岁便能对客挥毫,工篆、隶、行,更善与中外美术家结交。她还自学绘画、雕塑,曾于香港创办女子书画学校。1931年,上海《新闻报》征求女子书画,冯文凤在八百余参赛者中获书法首奖而获时名。她迁居上海后积极参加女子书画会活动,后赴欧定居。
上述这些女画家,都是上海女国画家中的佼佼者。然而,从艺术而言,李秋君的山水全学张大千,谢月眉的花卉极近谢稚柳,顾飞的山水俱宗黄宾虹……作为艺术家,女性真正与男性无分轩轾的时代,还未到来。
 留给|陆小曼、陈小翠、李秋君……她们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名媛逸事
文章插图
陆小曼《 黄山小景》纸本设色 1958年
从小家碧玉到独树一帜
中国女子书画会中地位较高的骨干,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多进入上海中国画院,成为新时代上海画坛重要的创作力量。当时的艺术界倡导“抛弃旧趣味”,鼓励画家下生活,令上述这些画家在融入新中国画的革新浪潮中,变革了自己秉承的传统。
如前所述,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女画家从个人风格而言,大多依附于男性名家的图式。相对而言,陆小曼、周錬霞、吴青霞等人的个人风格鲜明一些。
陆小曼师从画家贺天健,笔法秀逸,格调清新。周錬霞人物、花鸟兼擅,其人物画接近代海上人物画名家费丹旭、改琦一脉,进而上溯唐寅,色调雅艳。她与吴湖帆合作的荷花鸳鸯(周画工笔鸳鸯、吴补荷花),尤为出彩。吴青霞擅画鱼,虽绘画题材有些局限,却以画鲤鱼独擅胜场。
总体而言,当时的女画家所画的多为小家碧玉式的格调,殊少别开生面、独树一帜的气魄。
新中国成立后,男女画家的地位已渐平等,但在艺术上,女画家依然被笼罩在男画家主导的时风中。虽然比起一些中小名家来,女画家亦不遑多让,然而从划时代的大家角度来看,男女画家间仍存在明显的距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美术学院的毕业生逐渐取代了过去的世家子弟,成为画坛的主流,女画家层出不穷,在画风上也开始与男画家分庭抗礼。其中最为杰出的标志性人物,当属陈佩秋。
陈佩秋是新一代科班画家,当时在重庆西南联大攻读经济时得著名画家黄君璧鼓励,不顾其银行家父亲的反对,考入国立艺专。她毕业时赴沪,新中国成立后入上海中国画院,成为第一批画师。
 留给|陆小曼、陈小翠、李秋君……她们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名媛逸事
文章插图
陈佩秋 《春花喜鹊》 绢本设色
家庭、交友等过往女画家身上的画外色彩,在陈佩秋身上已全然淡化。虽然女画家在当时的画院中仍屈指可数,而自陈佩秋始,吴玉梅、徐元清等人都纯以艺立身,不再以其他因素知名。而在艺术上真正创造出巾帼不让须眉、昂首进入艺术史、比肩先贤的作品的,亦首推陈佩秋。从某种意义上说,陈佩秋可称是20世纪女国画家群体一路行来结出的最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