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因工作缘由,离开火烧山油田十余年了,如今前往的机会已不太多,但每次前往,我总有一种别样的情怀。
那时,为办好《火烧山青年》这本企业内部刊物,我和几个同龄的文学爱好者,经常在长夜中伏案写作。那是一个激情同生共鸣的时期,只要有一处可以尽情谈论文学的空间,大家便会随意围坐,然后就一个问题敞开思维,漫步天文地理,踏歌万象人间。
文化原本就有着属于本土特质的地域性,具体到火烧山油田,就是一种包容心态的外现和人们身上始终内敛着的豁达,这在我到来之初和离去之后,都能真切感知。
我们送别过知交友人,也在自己离去时感受到那份不舍,这其中含有着多种情感元素,那些已远行五湖四海、奔赴天南地北的行者,背影里终不能割舍留于这方土地的记忆。
火烧山油田的豁达来源于自成一体而又不拒世间纷扰的洒脱,体现在方方面面,即使是人们日间的心理动向,也是这一人文秉性的代表。
作为一处青春的寄居之所,也许很多人从未留意,在西部大漠的一角,有这样一方土地,曾是怎样长久地伴随着我们这些石油人,走过一年又一年的春夏秋冬,直到此时的年华老去。作为一种记忆,那些斑驳的往事,或者是这里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能让每一个曾在这里居留过的生命旅者,焕发出无限感念。
对于火烧山油田,我所释放的都是自己的真性情,这不是一种对光阴自然流逝的敷衍,而是出于对生命的深沉敬重。当我第一次踏上这方土地的那一刻,我以为,这就是冥冥中注定的宿命。在后来的日子里,一位曾给予我点拨的师傅这样说道:人的一生,重要的不是在哪里度过,而是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外在的境况,即使是火烧山。那时对于这番话,我以为是老者对自我的一种悲壮表述,因其在火烧山油田工作很长时间了,他的话总让我叹服,说来应是忘年之交。只是那一刻,我却笑言此老过于伤感,我们都应当坦然面对生活。其后的长期留居,却让我幡然醒悟,老师傅的高深之处,恰在于他已找到了如何将外界空寞与内心求索相平衡的结合点,在去物质化成为奢望的今天,老人是超然的。
曾有一位著名诗人来到火烧山,站在这片支撑着油田的土地,惊呼此处不适宜人类居住,但采油人付之一笑,依然故我。面对大自然,这种胸怀在可敬中通透着洁净。我始终认为,当内心的大包容延伸至对外界万物的随性接纳,也便实现了境由心造的一种过渡。应当承认,在生命的过程中,什么样的环境应由个人内心对所处外界的感判而产生,即当你觉得万般美好时,无论身处艰难或是逆境之中,也自会活出真我的风采,反之亦然。
据考证,火烧山油田所在的山脉,通体呈现红褐色,其成因是因为亿万年前这片土地地表堆积的煤层自燃所致。我们今天已不能想象那是一场怎样的熊熊烈焰,致使整片山体被焚烧得异常绚烂,但经历了那样一次痛苦的再生和涅槃后,这片土地便永久地保存了这样的姿容,即使寒风如何凛冽,不管雨打怎样生冷,它均苍然独对、自在其间,守候着一份静谧,等待着有缘之人的到来。直到今天,每每面向那连绵不尽的山峰,一种沉寂了众多岁月、穿越了远古光阴的炽热仍会扑面而来,传递着响彻群山的意志豪迈,颂唱着关于故土的家园情怀……
这里没有太多的赞歌,有的只是地下能源的滚滚流淌,那一路欢奔的,是包括我在内的石油人绵长的真挚情愫。
【 故土|故土情怀】
文章插图
编辑 张涛
- 一句阿弥陀佛能治病,这是念力的能量
- 三种吉祥鸟的画法分享
- 俄罗斯美女的书法作品,自叹不如
- 画家专栏 │钟金镖——精品人物画 形神俱佳
- 罗素:对平庸的崇拜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恶之一
- 画风清新又好美的小姐姐!服饰设计灵感满分!
- 儿时游戏之八--灯笼会
- 《认识自我》:今天的“自我”源自于历史的塑造和推动
- 水帘洞原来的主人是谁,原来孙悟空一直被蒙在鼓里
- 深度阅读,慧眼识金,找到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