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神|神宗:明褒实贬,政绩显著的赵顼为何会得庙号“神”?

谥法上对“神”的定义是:民无能名曰神;壹民无为曰神;安仁立政曰神;物妙无方曰神;圣不可知曰神;阴阳不测曰神;治民无为曰神;应变远方、不疾而速曰神;能妙万物曰神;道化宜民曰神;显仁藏用曰神;则天广运曰神。从字面意思上看它是褒义,但是实际上它是贬义。我们从宋神宗和明神宗身上看看一个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和一个政绩显著的皇帝为何都会得“神”这个庙号。
 曰神|神宗:明褒实贬,政绩显著的赵顼为何会得庙号“神”?
文章插图
1、宋神宗赵顼
神宗赵顼,宋朝第六位皇帝,宋英宗赵曙的长子,治平四年(1067年)继位,时年19岁;元丰八年(1085年)去世,享年38岁,葬于永裕陵。
赵顼19岁继位,从父亲宋英宗手中接过大宋王朝,经过仁宗、英宗两朝的积累,此时的大宋表面上看起来一派欣欣向荣的样子,但是实际上早已危如累卵。此时的北宋朝廷,军费支出庞大,官僚机构臃肿再加上年年向辽国输送岁币使得大宋的财政年年亏空。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治平二年(1065年)的时候,宋朝财政亏空已达1750余万。繁重的徭役使得农民不断的暴动反抗,赵顼也对宋太祖和宋太宗的“祖宗之法”产生了怀疑,此时年轻的赵顼认为变法才是解决这一危机最好的方法。
 曰神|神宗:明褒实贬,政绩显著的赵顼为何会得庙号“神”?
文章插图
熙宁元年,王安石进京述职,赵顼与王安石经过深入的交谈后在变法一事上达成一致。随后赵顼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负责变法事宜。不得不说此次变法使得大宋的气象焕然一新。经过多年的变法,北宋的国库变得丰满,收入大大增加;全国的耕地面积和亩产都得到极大的提高;对外收复了自安史之乱后丢失了近300年的河湟地区,使得大宋拓地两千里。
 曰神|神宗:明褒实贬,政绩显著的赵顼为何会得庙号“神”?
文章插图
曰神|神宗:明褒实贬,政绩显著的赵顼为何会得庙号“神”?】所以从以上政绩来看,赵顼虽然在位时间并不算长但是他对大宋做出的贡献绝对是极大的。《宋史》对他的评价:“其即位也,小心谦抑,敬畏辅相,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励精图治,将大有为”。可见相对于他的后辈儿宋徽宗,赵顼绝对是一个称职的好皇帝。那么如此政绩显赫的赵顼为何会的到“神”这个庙号呢?
主要原因在于变法导致的党争,宋神宗赵顼在位及以后的几十年中都没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自王安石开始变法,虽然得到神宗的大力支持,但是仍然举步维艰。新法在很多方面触犯了享有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这股反对力量得到了太皇太后、皇太后及神宗皇后的反对。同时变法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遭到了朝中一些大臣们的反对,像韩琦、司马光等都在反对之列。
 曰神|神宗:明褒实贬,政绩显著的赵顼为何会得庙号“神”?
文章插图
因此形成了新旧党争,宋神宗一方面想要变法,一方面还要顾及皇室及大臣们。时间久了赵顼变法的决定也慢慢动摇了。最终变法失败,王安石被贬。在以变法图强为政治目标的人来说,赵顼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然而在传统的儒家观念中,赵顼执政是19年间民不聊生、混乱不堪,砸他们看来神宗改革经济体制,增加国库收入,是收刮民脂民膏、与民争利,导致国家混乱。对外开疆拓土,若打了败仗,是轻启边患、穷兵黩武;打了胜仗,拿下土地毫无价值,徒增军费,导致边境纷争,还耗费了国力。他们认为正是神宗的励精图治把北宋送上了灭国之路。
 曰神|神宗:明褒实贬,政绩显著的赵顼为何会得庙号“神”?
文章插图
正如《宋史》对赵顼的评价:“未几,王安石入相。安石为人,悻悻自信,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帝奋然将雪数世之耻,未有所当,遂以偏见曲学起而乘之。青苗、保甲、均输、市易、水利之法既立,而天下汹汹骚动,恸哭流涕者接踵而至。帝终不觉悟,方断然废逐元老,摈斥谏士,行之不疑。卒致祖宗之良法美意,变坏几尽。自是邪佞日进,人心日离,祸乱日起。惜哉!”所以赵顼便被后世上“神”这一庙号,私以为赵顼得到这个庙号很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