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民国爱情影像:问世间,情是何物?( 四 )


14岁时,夏梦随家人迁居香港,在学校里也是品学兼优,文体全面发展的著名“校花”,她写得一手好文章,能演戏剧,还参加学校的篮球联赛。
17岁时,身高1米70的夏梦被长城电影公司发掘,开始步入影坛,很快就以《禁婚记》名动一时,之后以高雅的气质,出众的相貌,精湛的演技,在一系列的电影中大放异彩。当时长城电影公司有夏梦、石慧、陈思思三位当红女星,人称“长城三公主”,夏梦是当之无愧的“大公主”。
毫无疑问,夏梦也深深吸引了金庸。
金庸当时已经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婚姻,处于单身状态。他被夏梦清新脱俗的形象所震撼,曾经说过一句话:
““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为此,金庸没有少做“讨好”夏梦的事情,比如当时负责夏梦照片宣发的一位长城公司的工作人员,名字叫陈家洛——没错,被金庸拿来做《书剑恩仇录》男主角的名字了。
而“委身”到长城公司做编剧,金庸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当初唐伯虎为了追求秋香而宁愿委身为家奴,他这点牺牲又有什么呢?
金庸进入长城公司后,非常努力,写出了一系列的优秀剧本。但与其说他是在为长城公司写剧本,倒不如说他是在为夏梦写剧本。金庸为夏梦量身定做的第一个剧本叫《绝代佳人》,夏梦在这部电影中扮演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如姬。这部电影获得了中国文化部的优秀电影荣誉奖。后来金庸还编剧并联合执导了越剧电影《王老虎抢亲》,夏梦在里面反串出演周文宾,非常出彩。
近距离接触了夏梦,并没有让金庸消除“神秘感”,反而越加迷恋:
“生活中的夏梦真美,其艳光照得我为之目眩;银幕上的夏梦更美,明星的风采观之就使我加快心跳,魂儿为之勾去。”
然而,金庸自己也知道,一切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因为,那年夏梦24岁,且不说作为当时香港当红的电影明星,她是否会看上一个33岁、离过婚的、可能有些才气但还不太出名的编剧,最关键的是——
夏梦21岁的时候,就已经结婚了。
夏梦的先生叫林葆诚,是一位商人,却很懂艺术,也是夏梦的知音。林葆诚也是夏梦的影迷,有一次去看夏梦拍电影,正好少一名扮演教师的演员,他毛遂自荐,由此和夏梦相识,一见如故,两情相悦,两人在1954年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所以,24岁的夏梦当然有很多人追求,但她却一直保留与追求者们的距离,因为她有一个她爱和爱她的丈夫。
金庸自然知道夏梦的婚姻,所以他也默默守住那条底线,两人说戏,讲戏,但从不越界。而夏梦何尝又不知道金庸的心思?
1959年,做了两年编剧的金庸还是离开了长城公司。在若干年后,他在一篇散文中写道:
“其实跟一个人交往,感觉很深刻。也不一定要天长地久,虽说爱情重恩义,但闪电式的爱情也有很惊心动魄的,二三天也可抵二十年。”
不做编剧,金庸创办了报纸。
1959年,金庸创办了《明报》,然后开始在自家报纸上继续连载自己新写的武侠小说。第一部开始连载的,就是《神雕侠侣》。此后,金庸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出产高质量的武侠小说,一代“文坛侠圣”地位,由此奠定。
而在金庸的那些小说里,人们很容易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很多人会对号入座“小龙女”,但其实有太多小说里的女子,有着夏梦的影子,或寄托了金庸对夏梦的感情,比如《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
“先不见人,但闻其声。只是一声轻轻的叹息,就能使段誉全身一震,怦怦心跳,热血如沸,心神俱往。一声叹息便如魔咒一般勾了段誉之魂,及见其背影,只觉烟霞笼罩,恍入仙境。苗条的身形,披肩的长发,折射的却是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氛围,一抹精神的浓郁香气。”
夏梦在1967年息影,举家迁往加拿大。金庸在他的《明报》上连续几天用头版大篇幅报道了此事,还专门开辟了“夏梦游记”的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