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遗产|筑梦夏布第一绣 ——访夏布绣传承人张小红 吴婉菁

编者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为落实民族文化复兴精神,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中国周刊》以独家视角,推出非遗系列报道,传播中华文化瑰宝、讲述非遗传统技艺、美术、戏曲等背后的中国故事。
通过近20年的努力,她将粗犷质朴的夏布与精巧细腻的民间刺绣相结合,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夏布绣工艺与针法,形成了夏布绣艺术独特的个性和地域风格,成为中国刺绣行业的精英人物、传承夏布非遗的代表人物。
她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夏布绣代表性传承人张小红。她凭借着一股韧劲,迈过一道道坎,开启一扇扇窗,用一根绣花针,绣出了自己色彩斑斓的人生。
 化遗产|筑梦夏布第一绣 ——访夏布绣传承人张小红 吴婉菁
文章插图
2014年11月,夏布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张小红被评为夏布绣代表性传承人。夏布绣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离不开张小红、吴婉菁等人的艰辛付出。
缘起刺绣梦 缔造夏布第一绣
刺绣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小时候我经常看到一位姑婆在树底下绣花剪纸,从那时起,我就觉得刺绣是世上最美的东西。
——张小红
夏布绣起源于北宋,流传于民间,早在2600年前,江西古越先民就开始种植苎麻,国际上称之为“中国草”。夏布绣是以“中国夏布之乡”——江西新余盛产的夏布为绣地,是以材质命名的绣种,俗称麻布刺绣。
 化遗产|筑梦夏布第一绣 ——访夏布绣传承人张小红 吴婉菁
文章插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小红在指导学生学习夏布绣技艺
张小红从小就和刺绣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七岁开始,她就跟着姑婆做针线活,学刺绣、钩鞋面、纳鞋底,精通了一手剪纸、绣花的好手艺。儿时埋下的刺绣种子伴随张小红成长,在而后的岁月中成为她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她为人热心,是亲友同事心中的“巧手姑娘”,那时,厂里出嫁的姑娘要准备的枕套、被套、电视机罩,出生孩子要穿的毛衣、鞋帽都托张小红制作,她用灵巧的双手绣出了一件又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
2002年5月3日,张小红下岗了。从离开工厂那天起,执着于刺绣艺术的张小红,再续刺绣梦。她告别家人,辗转天津、苏州等地学习艺术刺绣。学艺的那些年头,张小红吃尽了苦头,她每天坚持四点钟起床,一直到晚上七八点才离开刺绣工作间。除了吃饭、上厕所,她整天都拿着针线,舍不得不离开绣架,一直到晚上七点多钟才肯停止一天的劳作。
凭着勤奋与对刺绣艺术的独特领悟,她熟练掌握了艺术刺绣的常用针法。学成后的张小红回到家乡,在家里办起了“百灵刺绣室”,开始家庭作坊式地创作刺绣、研究装裱,同时深入民间,刻苦钻研,挖掘夏布传统技艺,并不断摸索和尝试将自然古朴的夏布与精美细腻的艺术刺绣结合在一起。经过多年的努力,张小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最终用精湛的技艺开创了夏布艺术刺绣的先河,缔造了“中国夏布第一绣”,成为中国刺绣行业的精英人物、传承夏布绣非遗的代表人物。
守正创新 开夏布艺术刺绣先河
“以麻为纸,以针作笔,以线代墨。”张小红不仅改良了夏布的品质,还创新出6种针法,因材施艺,将民间麻布绣升华为夏布艺术刺绣,大大提高了刺绣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
古谚语云:“麻布绣花,底子太差。”夏布质地生硬,要在这样的绣地上进行艺术刺绣的创作,绝非易事。为此,张小红在继承、挖掘民间精湛绣艺的基础上,潜心研究、不断实践,终于研发出天然且适宜的夏布处理工艺,通过对其进行特殊的软化工艺处理,终于克服了夏布硬、挂丝、拉毛、断线等缺陷,突破了夏布作为艺术刺绣绣地过于粗糙的难题。经过这种工艺处理过的夏布不仅手感柔软,还能保持夏布的肌理、纹路、色彩不变;在针法上,“应材施技、应物施针”,研发出适宜夏布绣的通透乱针、透底针、层叠针、芝麻针等针法,巧夺天工地结合民间刺绣和艺术刺绣技艺。在题材方面,张小红开创夏布艺术刺绣先河,她根据夏布古朴的色泽和自然的肌理美感,结合“天工文化”“抱石文化”等传统历史文化,研发了以水墨写意类为主的题材,使粗犷、古朴的夏布与精巧、细腻的绣工相结合,产生强烈的艺术冲击力,最终达到了当下丝绸绣品无法达到的古朴典雅的艺术美感,成为集地域文化和地域风格于一体的特色刺绣——夏布绣。